[实用新型]一种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37187.X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05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杭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天昶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28 | 分类号: | B62J1/28;A61G5/10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谢树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椅车 代步 扶手 调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包括座椅和扶手,座椅的两侧分别设有扶手安装杆,扶手安装杆上设有第一宽度调节槽、第二宽度调节槽和扶手折叠槽,扶手能够在第一宽度调节槽、第二宽度调节槽和扶手折叠槽之间调节位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以调节位置的扶手,通过三个槽位的设置能够使扶手在不同槽位时、实现不同使用状态。方便调节两个扶手之间的宽度的同时、也方便扶手折叠收纳。这种扶手的安装设计,能够满足多种不同体型的人群使用,适应人群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车或代步车,特别涉及一种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轮椅车或代步车手均设置有扶手,扶手是固定在座椅的两侧的,不能调节两个扶手之间的宽度位置。不能适应各种体型的人群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包括座椅和扶手,所述座椅的两侧分别设有扶手安装杆,所述扶手安装杆上设有第一宽度调节槽、第二宽度调节槽和扶手折叠槽,所述扶手能够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槽、第二宽度调节槽和扶手折叠槽之间调节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扶手与所述扶手安装杆的连接端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扶手安装杆上还设有卡块滑槽,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槽、第二宽度调节槽和扶手折叠槽均与所述卡块滑槽连通,所述卡块能够沿着所述卡块滑槽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卡块沿着所述卡块滑槽滑动至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槽位置时、向前转动所述扶手,所述卡块限制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槽内不能继续转动;
所述卡块沿着所述卡块滑槽滑动至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槽位置时、向前转动所述扶手,所述卡块限制在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槽内不能继续转动;
所述卡块沿着所述卡块滑槽滑动至所述扶手折叠槽位置时、向下转动所述扶手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扶手安装杆对应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槽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向后翻转限位块,所述扶手安装杆对应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槽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向后翻转限位块;
所述扶手滑动至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槽的位置时、向后翻转所述扶手,所述卡块抵顶在所述第一向后翻转限位块上、限制所述扶手的翻转角度;
所述扶手滑动至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槽的位置时、向后翻转所述扶手,所述卡块抵顶在所述第二向后翻转限位块上、限制所述扶手的翻转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扶手位于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槽的位置时、两个扶手的宽度最大,所述扶手位于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槽的位置时、两个扶手的宽度最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轮椅车或代步车的扶手调节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扶手折叠槽位于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槽和所述第二宽度调节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以调节位置和折叠收纳的扶手,通过三个槽位的设置能够使扶手在不同槽位时、实现不同使用状态。方便调节两个扶手之间的宽度的同时、也方便扶手折叠收纳。这种扶手的安装设计,能够满足多种不同体型的人群使用,适应人群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扶手位于第一宽度调节槽位置的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扶手位于第一宽度调节槽位置或第二宽度调节槽位置时、扶手向后翻转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扶手位于扶手折叠槽位置时、向下折叠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天昶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天昶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371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