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环境微生物消杀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15907.2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2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至善时代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至芯半导体(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167 | 分类号: | F24F8/167;F24F8/22;F24F8/24;F24F1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史云聪 |
地址: | 102629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环境 微生物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环境微生物消杀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壳体内设有空气消毒模块和紫外消毒模块,壳体上设有与紫外消毒模块的照射端相配合的出光窗口,空气消毒模块能够对空气进行杀菌,紫外消毒模块通过出光窗口向外部照射紫外线能够对物表和空气进行杀菌。还公开了一种室内环境微生物消杀系统,包括多个以上所述的室内环境微生物消杀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空气和物表进行综合消杀,提高消杀效率,保证消杀效果,而且使用更加安全,体积小,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消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环境微生物消杀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致病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因为微生物太小以至于人眼观察不到。而这些致病微生物常常以细菌或病毒等形式存在,这些致病微生物传染给人类后,会极大地危害人类健康。新型冠状病毒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上亿人感染,数百万人因此丧命。除此致命病毒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如炭疽杆菌、伤寒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肝炎、流感、骨质炎病毒等等,这些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极大地影响人类生活。消灭这些有害微生物,成了当下生物物理科学最为关键的研究课题。
目前,针对室内环境中细菌、病毒,最常采用人工喷洒消毒液的方式消毒,人工喷洒消毒液的方式需要人工暴露在消毒液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成本高效率低。而现有的针对室内环境中细菌、病毒的紫外线消杀方法手段单一,或者针对物品表面消杀,或者针对室内空气消杀,单一侧重型的消杀手段将会造成室内消杀不够彻底,在当前疫情条件下,无法保证室内人员的安全。当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产品能够有机结合两者(物表和空气)的紫外杀菌产品,最大化的对室内环境进行净化和消杀细菌病毒,进一步提升疫情环境下室内空间的人员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环境微生物消杀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对空气和物表进行综合消杀,提高消杀效率,保证消杀效果,而且使用更加安全,体积小,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环境微生物消杀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空气消毒模块和紫外消毒模块,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紫外消毒模块的照射端相配合的出光窗口,所述空气消毒模块能够对空气进行杀菌,所述紫外消毒模块通过所述出光窗口向外部照射紫外线能够对物表和空气进行杀菌。
优选地,所述空气消毒模块和所述紫外消毒模块沿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并依次经过所述空气消毒模块和所述紫外消毒模块的散热机构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空气消毒模块包括光触媒网、进风口风扇和多个间隔分布的紫外光灯条,所述进风口风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靠近所述进风口,所述光触媒网通过光触媒网固定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风扇下游,所述紫外光灯条通过灯条固定架安装于所述光触媒网的任意一侧或两侧,所述紫外光灯条发射的紫外光能够覆盖所述光触媒网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紫外消毒模块包括UVled模组,所述UVled模组通过两侧的模组固定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UVled模组的紫外光照射端与所述出光窗口相配合;所述UVled模组包括灯罩、led指示灯条、UVled灯板、散热器、固定架和驱动板,所述UVled灯板和所述led指示灯条安装于所述灯罩同侧,所述UVled灯板背向所述灯罩的侧面上设有导热铜板,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导热铜板上,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所述驱动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并位于所述散热器背向所述UVled灯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架用于将所述UVled模组整体安装于所述模组固定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至善时代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至芯半导体(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至善时代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至芯半导体(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15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体外周密封面检测工具
- 下一篇:一种液流电池一体化模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