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11512.5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3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郑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文波 |
主分类号: | B62D1/185 | 分类号: | B62D1/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周高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底盘 转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所述方向盘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有竖筒,所述竖筒的内侧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直板、螺纹杆一、齿轮一、齿轮二和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竖筒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壁滑动卡接有直板,所述直板的内壁与方向盘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直板的下方设有螺纹杆一。该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系统,通过方向盘、转向轴、曲板、外壳、竖筒和调节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齿轮二,齿轮二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带动螺纹杆一转动,螺纹杆一带动方向盘向上移动,同时方向盘带动直板向上移动,进而便于使用者对方向盘进行高度的调节,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系统,不便于使用者对方向盘进行高度的调节,进而导致其适用范围小,实用性不高,且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系统,不便于工作人员将该装置与转向轴进行连接,浪费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系统,不便于使用者对方向盘进行高度的调节,进而导致其适用范围小,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所述方向盘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有竖筒,所述竖筒的内侧设有调节结构;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直板、螺纹杆一、齿轮一、齿轮二和滑杆;
所述滑杆的一端与竖筒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壁滑动卡接有直板,所述直板的内壁与方向盘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直板的下方设有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的底部通过轴承与竖筒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的外壁上方与方向盘的下方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的外壁下方固定设置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外壁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外壁一侧通过轴承与竖筒的一侧下方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筒的底部与转向轴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竖筒的一侧下方固定设置有曲板。
优选的,所述曲板的一端与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安装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转动结构;
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横板、螺纹杆二和方板;
所述螺纹杆二的外壁上方通过轴承与外壳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二的外壁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方板,所述方板的一端与外壳的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二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外壁一侧与外壳的内壁一端凹槽滑动卡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移动结构;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横杆、直筒、竖块、弹簧和圆杆;
所述横杆的一端与外壳的内壁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直筒,所述直筒的外壁与曲板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直筒的外壁一侧固定设置有竖块,所述直筒的外壁一侧与转向轴的一端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直筒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曲板的一侧下方和竖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直筒的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与横板的一侧内壁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文波,未经侯文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11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尘罩的锻压件冲击试样缺口投影仪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带锯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