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板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3051.7 | 申请日: | 2022-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07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丁杰;刘双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韵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张娅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基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PCB板基面的右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板的基面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安装板的基面与第二连接孔相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壁且位于PCB板的底部与安装板之间套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壁且位于PCB板的底部与安装板之间套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安装板的基面且位于PCB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实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CB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印制板从单层发展到双面、多层和挠性,并且仍旧保持着各自的发展趋势,由于不断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不断缩小体积、减少成本、提高性能,使得印制板在未来电子设备的发展工程中,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PCB板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安装在其他的安装板上,对PCB板进行固定,现有的PCB板通常固定在安装板上,这样在受到冲击时容易刚性损坏,抗震效果较差,且在固定时较为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基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PCB板基面的右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板的基面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安装板的基面与第二连接孔相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壁且位于PCB板的底部与安装板之间套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壁且位于PCB板的底部与安装板之间套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安装板的基面且位于PCB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连接套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与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相对应开设有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螺纹杆与安装板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螺纹杆与连接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与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缓冲弹簧,当PCB板在进行固定时,通过缓冲弹簧可对PCB板进行减震缓冲,从而当PCB板受到冲击时,抗震效果较好,不容易损坏,使其使用寿命更长。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螺纹杆、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转动螺纹杆可带动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向下移动,使其套接在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上,从而可将PCB板进行固定,安装拆卸较为方便,安装拆卸效率较高,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PCB板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韵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韵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3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