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持续吸烟装置及吸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96329.2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4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00 | 分类号: | A61B18/00;A61B17/3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大成君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7 | 代理人: | 张伯坤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持续 吸烟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腹腔镜持续吸烟装置及吸烟系统,通过持续排烟设计,在保持腹腔压力恒定情况下,实现持续排烟,包括穿刺器组件和吸引器组件,所述穿刺器组件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吸引器组件包括吸引器、吸引管和负压发生器,所述吸引管一端连通负压发生器,所述吸引管另一端连通吸引器,所述吸引管设置旁路导管,所述旁路导管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旁路导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吸引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如下:在所述吸引器的吸引管设置旁路导管,所述旁路导管与所述穿刺器组件的出气孔连通,所述旁路导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吸引管的内径,旁路导管始终处于负压状态,通过穿刺器组件的出气孔,实现持续地自腹部将烟雾吸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腹腔镜持续吸烟装置及吸烟系统。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方法,手术中用途越来越广泛,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当前的腹腔镜手术是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用电子、光学等先进设备原理来完成的手术,是传统剖腹手术的跨时代进步,它是在密闭的腹腔内进行的手术:摄像系统在良好的冷光源照明下,通过连接到腹腔内的镜头组件,将腹腔内的脏器摄于监视屏幕上,手术医师在高科技显示屏监视、引导下,于腹腔外操纵手术器械,对病变组织进行探查、电凝、止血、组织分离与切开、缝合等操作。
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会用到电钩、超声刀等工具,在切割组织过程中,不仅仅会出现流血情况,还会出现烟雾,烟雾则会影响视线,进一步无法持续手术,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烟雾吸出后,才可以在监视屏幕上清楚看清楚组织并进行手术;现有的吸掉烟雾主要是通过吸引器进行,但吸引器通常是间歇性的,在有烟雾或烟雾较大情况下,或者是出血较多情况下,才会使用吸引器,间歇性使用吸引器会影响手术效率,也不能及时地将烟雾吸走,影响手术视线。
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持续吸烟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间歇采用吸引器进行吸烟,从而导致排烟不及时,影响手术效率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腹腔镜持续吸烟装置及吸烟系统,通过持续排烟设计,在保持腹腔压力恒定情况下,实现持续排烟。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腔镜持续吸烟装置,包括穿刺器组件和吸引器组件,所述穿刺器组件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吸引器组件包括吸引器、吸引管和负压发生器,所述吸引管一端连通负压发生器,所述吸引管另一端连通吸引器,所述吸引管设置旁路导管,所述旁路导管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旁路导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吸引管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旁路导管与所述吸引管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旁路导管的内径为1mm-2mm。
优选地,所述旁路导管与所述出气孔之间通过接头连通。
优选地,所述接头包括柱形管壁及细管,所述柱形管壁的内壁与所述出气孔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细管的外壁与所述旁路导管的内壁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柱形管壁长度为0.7cm-1.2cm。
优选地,所述柱形管壁的内壁设置若干环形凸筋。
优选地,所述柱形管壁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柱形管壁的外口尺寸小于所述柱形管壁的内口尺寸。
优选地,所述细管的外壁设置为粗糙面。
基于相同的实用新型原理,为实现上述第二个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腔镜持续吸烟系统,包括气腹机、镜头组件及第一发明创造所述的腹腔镜持续吸烟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96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