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吸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89808.1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5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护理 用吸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提供了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吸痰装置,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上设有负压发生器以及吸痰组件,其中:吸痰组件包括透明圆柱形壳体、透明集痰瓶、橡胶球囊以及吸痰软管,透明圆柱形壳体的底端连通设有第一连接口,且透明圆柱形壳体的顶端连通设有第二连接口,透明圆柱形壳体的侧部且靠近其底端连通设有第三连接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科护理用吸痰装置,设置的橡胶球囊可以指示透明圆柱形壳体内部的负压情况,设置的吸痰组件使得吸痰软管吸入透明圆柱形壳体内部的痰液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落入透明集痰瓶的内部,便于为患者吸痰后进行清理,设置的负压发生器的整体性能比较稳定,工作时噪音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多呼吸道有痰,尤其是喉咙处具有痰液时咳不出来,不仅难受,更严重的是会发生窒息的情况,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喉咙处具有痰液比较危险,此时需要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将喉咙处的痰液吸出。
但是目前的吸痰设备,难以指示其内部的负压情况,难以确保为吸痰管吸痰提供充足的负压吸引动力,从而导致难以保证顺利地为患者进行吸痰操作;另外,目前的吸痰设备吸出的痰液会分散在其内部,导致难以清理。
为此,提出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目的,提供了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吸痰装置,包括:
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负压发生器以及吸痰组件,其中:
所述吸痰组件包括透明圆柱形壳体、透明集痰瓶、橡胶球囊以及吸痰软管,所述透明圆柱形壳体的底端连通设有第一连接口,且所述透明圆柱形壳体的顶端连通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透明圆柱形壳体的侧部且靠近其底端连通设有第三连接口,所述透明圆柱形壳体的侧部且靠近其上端连通设有第四连接口,所述透明集痰瓶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口上,所述橡胶球囊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口上,所述吸痰软管插接在所述第三连接口上,所述第四连接口与所述负压发生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底板、外壳以及顶板,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透明圆柱形壳体通过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圆柱形筒体、第一单向阀、连接管、第二单向阀、封板、导向套、活塞、复位弹簧、连接杆、推板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圆柱形筒体嵌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筒体的顶壁上,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朝向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外部设置,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圆柱形筒体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四连接口的外部,所述第二单向阀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上,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朝向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内部设置,所述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底部,所述导向套嵌装在所述封板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活塞活动安装在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内部,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活塞的上部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内顶壁之间,所述连接杆活动安装在所述导向套中,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且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外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推板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89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