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重轮磨合跑合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7135.8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7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阴元峰;李光中;张君亮;石群群;胡士强;张俊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恒瑞金试验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6;G01N3/12;G01N3/56;G01L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纪艳艳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重轮 磨合 疲劳 耐久 寿命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重轮磨合跑合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实现支重轮在径向载荷、轴向载荷作用下,旋转跑和过程中温度、压力、磨损等参数的测试。其包括测试平台、旋转跑和驱动装置、轴向加载装置、径向加载装置和测力装置;旋转跑和驱动装置、轴向加载装置和径向加载装置设置在测试平台上;旋转跑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被测试支重轮绕其轴线转动;径向加载装置设置在被测试支重轮上方,包括径向驱动装置和径向压架,径向驱动装置驱动径向压架相对测试平台上下移动,用于对被测试支重轮施加径向压力;轴向加载装置对被测试支重轮的侧面压紧,用于对被测试支重轮加轴向压力;测力装置包括径向测力传感器、轴向测力传感器和转矩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具体涉及一种支重轮磨合跑合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属于试验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支重轮用来支撑拖拉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和坦克等(统称机车组)的重量,同时在履带的导轨(轨链节)或履带板面上滚动,它还用来限制履带,防止横向滑脱。当机车组转向时支重轮迫使履带在地面上滑移。
支重轮的功用是:把机车组的重量传给地面,并在履带上滚动。为了防止脱轨,支重轮还应能够阻止履带对它产生横向相对移动。
支重轮常在泥水灰沙中工作,且承受强烈的冲击,工作条件极为恶劣,轮缘很易磨损。
对支重轮的要求是:轮缘耐磨,轴承密封可靠,滚动阻力小等。因而需要一种支重轮磨合跑合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支重轮磨合跑合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实现支重轮在径向载荷、轴向载荷作用下,旋转跑和过程中温度、压力、磨损等参数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支重轮磨合跑合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包括测试平台、旋转跑和驱动装置、轴向加载装置、径向加载装置和测力装置;
旋转跑和驱动装置、轴向加载装置和径向加载装置设置在测试平台上;
旋转跑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被测试支重轮绕其轴线转动;
径向加载装置设置在被测试支重轮上方,包括径向驱动装置和径向压架,径向驱动装置驱动径向压架相对测试平台上下移动,通过径向压架对被测试支重轮两端压紧,用于对被测试支重轮施加径向压力;
轴向加载装置对被测试支重轮的侧面压紧,用于对被测试支重轮加轴向压力;
测力装置包括径向测力传感器、轴向测力传感器和转矩传感器,径向测力传感器设置在径向驱动装置上,轴向测力传感器设置在轴向加载装置上,转矩传感器设置在旋转跑和驱动装置上。
上述支重轮磨合跑合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基础上,径向加载装置包括主机框架、径向驱动装置和径向压架,径向驱动装置包括径向加载油缸和约束导轨滑块副,径向压架包括防转板和两个径向压板,径向加载油缸设置在主机框架上,径向加载油缸活塞杆端设置防转板,防转板上设置径向压板,约束导轨滑块副形成在防转板和主机框架之间,径向测力传感器设置在径向加载油缸上。
上述支重轮磨合跑合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基础上,径向压板截面为U形。
上述支重轮磨合跑合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基础上,轴向加载装置包括固定座、轴向加载缸、轴向导轨滑块副、升降驱动组件、移动板和轴向压板,固定座设置在测试平台上,轴向导轨滑块副形成在固定座和移动板之间,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移动板上下移动,轴向加载缸贯穿固定座且活塞杆端设置轴向压板,轴向测力传感器设置在移动板上。
上述支重轮磨合跑合疲劳耐久寿命试验机基础上,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调整手轮和升降丝杠丝母组件,升降丝杠丝母组件的丝杠设置在固定座上且端部设置升降调整手轮,升降丝杠丝母组件的丝母设置在移动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恒瑞金试验机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恒瑞金试验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7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