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新型带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8412.9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35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董伟;曲淼;郭战晓;孙慧莉;李建鹏;赵小慧;张皙娜;李利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玲珑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61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机械 子午线 轮胎 新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新型带束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第四带束层、第一纤维帘布层、第二纤维帘布层,所述第一带束层上设置有第二带束层,所述第二带束层上设置有第一纤维帘布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带束层结构优化,均衡带束层端部应力分布,有效降低轮胎肩空问题的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第二带束层端部与第三带束层端部增加了第一纤维帘布层和第二纤维帘布层,提高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端部之间抗剪切力和肩部刚性,有效均衡了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端部应力分布,防止轮胎在超高重载行驶过程中早期肩空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新型带束结构。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现有技术中的轮胎主要包括带束层1、带束层2、带束层 3、带束层4、带束层端部填充胶5(详见说明书附图3)。现有的轮胎在重载行驶过程中,带束层之间端部剪切力集中,易造成端部早期失效,形成肩空,轮胎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新型带束结构,解决了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新型带束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第四带束层、第一纤维帘布层、第二纤维帘布层,所述第一带束层上设置有第二带束层,所述第二带束层上设置有第一纤维帘布层,所述第一纤维帘布层上设置有第二纤维帘布层,所述第二纤维帘布层上设置有第三带束层,所述第三带束层上设置有第四带束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均为钢丝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纤维帘布层的材质为尼龙帘布,所述第二纤维帘布层的材质为人造丝帘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纤维帘布层和第二纤维帘布层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纤维帘布层与第二纤维帘布层呈交叉排列,所述第一纤维帘布层与第二纤维帘布层交叉的角度为45°-75°。
优选的,所述第一带束层与第二带束层呈交叉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三带束层与第四带束层呈交叉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带束层结构优化,均衡带束层端部应力分布,有效降低轮胎肩空问题的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第二带束层端部与第三带束层端部增加了第一纤维帘布层和第二纤维帘布层,提高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端部之间抗剪切力和肩部刚性,有效均衡了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端部应力分布,防止轮胎在超高重载行驶过程中早期肩空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轮胎端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带束层;2、第二带束层;3、第三带束层;4、第四带束层;5、第一纤维帘布层;6、第二纤维帘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玲珑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玲珑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8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Y型交叉排泥轮胎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钢筋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