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6125.4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7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飞;王德群;郑文刚;薛绪掌;张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聂俊伟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参数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板,以及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板上的数据输入端口的菌棒环境传感器组件;所述数据采集板包括微控制器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板上的数据输出端口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口电连接,将由所述菌棒环境传感器组件采集的菌棒环境信号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器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可自动采集与存储菌棒内部的菌棒环境信号,以获取菌棒环境参数,具有环境适应性好、使用方便的优势,可满足平菇、香菇、黑木耳等多种常见类型的木腐菌类袋栽菌棒环境参数监测,对菌类栽培的指导性意义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木腐菌作为我国食用菌的主流品种,影响其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除了菌丝体自身健壮性外,培养料及培养环境最为重要。
木腐菌多数采用袋栽的菌棒形式发菌及出菇,菌棒里面主要有玉米芯、棉籽壳等构成,在培养料之间的空隙存在大量氧气和CO2,当袋内氧气不足时,菌丝会延缓生长甚至死亡;另一方面,菌棒的PH、水分及温度也关系着菌丝的生长质量。
但当前发菌及出菇多关注于温度、湿度、CO2和光照等菇房环境的研究,较少涉及菌棒里面的培养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菌棒参数监测设备仅能实现菇房环境监测,所获取到的环境参数的指导性意义不强的缺陷,能实现对于菌棒内部的菌棒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板,以及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板上的数据输入端口的菌棒环境传感器组件;所述数据采集板包括微控制器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板上的数据输出端口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口电连接,将由所述菌棒环境传感器组件采集的菌棒环境信号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器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所述数据采集板,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入端口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菌棒环境信号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所述数据采集板,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在其人机交互屏上展示所述菌棒环境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所述菌棒环境传感器组件,包括氧气传感器、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氧气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菌棒中的氧气的浓度;所述PH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菌棒中的PH值;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菌棒中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菌棒中的湿度;所述数据采集板上的数据输入端口,预先留设有分别与所述氧气传感器、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插接孔;所述氧气传感器、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各自对应的插接孔与所述数据输入端口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口电连接,以为所述微控制器模块供电;所述电源模块采用电池供电、和/或通过直流适配器连接至市电、和/或连接至太阳能电源输出端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人机交互模块,包括多个输入按钮和所述人机交互屏;所述输入按钮用于供用户设置采样参数;所述采样参数包括上传间隔时间、云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和/或菌棒环境传感器组件的标定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采用的是STM32L151芯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菌棒培养参数监测装置,所述氧气传感器的探头为浸入式小型氧探针,所述小型氧探针是将传感器涂层涂覆在不锈钢配件上构成的;所述PH传感器的探头采用MI-4152微型复合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6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家电老化测试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置设有机械手的曝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