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相互对接结构的钢梁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43847.8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7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功;刘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乾洪源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4 | 分类号: | E04C3/04;E04B1/58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刘珍 |
地址: | 301505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相互 对接 结构 钢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相互对接结构的钢梁,包括钢梁本体、对接板和对接块,所述钢梁本体两端均连接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对接槽,且所述对接槽开设在钢梁本体两侧内,所述对接槽内滑动连接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连接在对接板上,所述对接块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上磁吸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连接在钢梁本体两侧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接块与对接槽,可以对两个钢梁本体进行对接,并且配合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可以对两个钢梁本体进行预固定,之后通过螺栓与螺母,可以对两个对接板进行固定,从而达到对装置对接固定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相互对接结构的钢梁。
背景技术
钢梁是用钢材制造的梁,厂房中的吊车梁和工作平台梁、多层建筑中的楼面梁、屋顶结构中的檩条等,都可以采用钢梁,可分为型钢梁与组合梁,型钢梁是用热轧成型的工字钢或槽钢等制成,檩条等轻型梁还可以采用冷弯成型的Z型钢和槽钢,型钢梁加工简单、造价较廉,但型钢截面尺寸受到一定规格的限制,组合梁是由钢板或型钢焊接或铆接而成,由于铆接费工费料,常以焊接为主,常用的焊接组合梁为由上、下翼缘板和腹板组成的工形截面和箱形截面,后者较费料,且制作工序较繁杂,但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适用于有侧向荷载和抗扭要求较高或梁高受到限制等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具有相互对接结构的钢梁的应用愈加广泛。
市面上大多的钢梁,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快速对接固定,需要借助工具或者使用大量人力进行操作,工序繁琐,并且效率较低,影响使用效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装置的强度进行提高,可能导致装置在长三角的使用后,容易出现故障,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相互对接结构的钢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方便对钢梁进行相互对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相互对接结构的钢梁,包括钢梁本体、对接板和对接块,所述钢梁本体两端均连接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对接槽,且所述对接槽开设在钢梁本体两侧内,所述对接槽内滑动连接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连接在对接板上,所述对接块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上磁吸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连接在钢梁本体两侧内。
优选的,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所述对接板上的第一螺纹孔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穿过有螺栓,所述螺栓滑动连接在对接板上,所述螺栓上螺旋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滑动连接在对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钢梁本体上下两端两侧均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在对接板上下两侧上。
优选的,所述钢梁本体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钢梁本体上的凹槽内上侧连接有上加强连接板,所述钢梁本体上的凹槽内底侧连接有下加强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上加强连接板与下加强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穿过有沉头螺丝,所述沉头螺丝螺旋连接在钢梁本体内。
优选的,所述钢梁本体前后两端凹槽内均贴合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连接在上加强连接板与下加强连接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对接块、对接槽、螺栓、螺母、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通过对接块与对接槽,可以对两个钢梁本体进行对接,并且配合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可以对两个钢梁本体进行预固定,之后通过螺栓与螺母,可以对两个对接板进行固定,从而达到对装置对接固定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加强筋、上加强连接板、下加强连接板、加强杆和沉头螺丝,通过沉头螺丝,可以使上加强连接板与下加强连接板,连接在钢梁本体前后两侧,并且配合加强杆,可以提高钢梁本体在工作时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时通过加强筋,可以对钢梁本体与对接板进行稳定,提高对接后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乾洪源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乾洪源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43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