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24974.3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3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向渊识;刘昊;李道喜;王义春;吴林;饶妍;夏丰杰;刘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诗惠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子 交换 传导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测试装置,所述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测试装置包括基体、检测组件和连接件,基体为耐高温性的绝缘体且具有第一腔,基体的底部适于与质子交换膜贴合,检测组件的一端穿设在基体上,且检测组件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腔内,检测组件的底部适于检测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检测组件的底部在基体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基体的底部的外侧,或者,检测组件的底部在基体的高度方向上与基体的底部平齐,连接件套设在基体上,质子交换膜的外边缘分别夹持在连接件和基体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测试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性能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能转变为低压直流电的发电装置,即通过燃料和氧化剂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直流电和水。燃料电池本质上是水电解的一个逆装置。在电解水过程中,外加电源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而在燃料电池中则是氢气和氧气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出电能。燃料电池单体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即阳极、阴极、质子交换膜电解质和外电路。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影响质子传递快慢,影响电池的内阻和输出功率。
相关技术中,质子交换膜电导率测试装置测试结果欠准确,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能够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的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测试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为耐高温性的绝缘体且具有第一腔,所述基体的底部适于与质子交换膜贴合;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基体上,且所述检测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检测组件的底部适于检测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所述检测组件的底部在所述基体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基体的底部的外侧,或者,所述检测组件的底部在所述基体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基体的底部平齐;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所述基体上,所述质子交换膜的外边缘分别夹持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基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测试装置,设置基体、检测组件和连接件的设置,从而延长了检测组件的使用寿命,防止质子交换膜在检测过程中发生褶皱,提高了质子交换膜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壳,所述第一壳设在所述基体的顶部,所述检测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为三电极系统,所述三电极系统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所述工作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和所述参比电极均设在所述基体内,所述工作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和所述参比电极在所述基体上间隔设置,所述工作电极的底面、所述辅助电极的底面和所述参比电极的底面均在所述基体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基体的底部的外侧,或所述工作电极的底面、所述辅助电极的底面和所述参比电极的底面均在所述基体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基体的底部平齐,所述工作电极和所述辅助电极配合,以便检测流过所述质子交换膜的电流,所述参比电极和所述工作电极配合,以便对所述质子交换膜施加正弦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电极和所述辅助电极均为铂金电极片,所述铂金电极片设在所述基体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比电极包括:第二壳,所述第二壳具有第二腔,所述第二壳设在所述第一壳内;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的上部分设在所述基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壳的所述第二腔连通;金属丝和电解质,所述金属丝和所述电解质均设在所述第二腔内,所述金属丝与所述多孔材料沿所述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比电极还包括管道和密封件,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壳,以便向所述第二壳内添加所述电解质溶液,所述密封件设在管道内,以便封堵所述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24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