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含液硫气体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4791.5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罗力;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卫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B01D45/18;B01D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分离 技术 含液硫 气体 装置 | ||
1.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含液硫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装置壳体、入口管(4)、预分配聚结器(5)、羽叶分离器(6)、气流出口管(7)、抗虹吸短路降液器(8)、在线清理器(10)、液相出口管(9)和伴热器;所述入口管(4)设置在分离装置壳体的筒体(1)中部;所述预分配聚结器(5)设置在筒体(1)内侧的入口管(4)后端;所述羽叶分离器(6)紧邻预分配聚结器(5)后端设置并固定在筒体(1)内壁;所述气流出口管(7)设置在羽叶分离器(6)后端并固定于上封头(2)顶部或筒体(1)腰部;所述抗虹吸短路降液器(8)内置连接在羽叶分离器(6)底部;所述在线清理器(10)设置在筒体(1)内侧入口管(4)和预分配聚结器(5)之间且正对预分配聚结器(5),并固定在筒体(1)内壁;所述液相出口管(9)设置在下封头(3)底端;所述伴热器紧靠分离装置壳体外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含液硫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分配聚结器(5)包括前后两侧开口的方形预聚结器盒体(51),预聚结器盒体(51)的前后两侧开口上均设置有约翰逊楔形网(56),由约翰逊楔形网(56)与预聚结器盒体(51)共同围成预聚结空间,预聚结空间内设置有预聚结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含液硫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羽叶分离器(6)包括羽叶分离器盒体(61)和羽叶分离器元件(62),羽叶分离器盒体(61)前后两侧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连接螺栓(63),羽叶分离器进气口与预聚结器出气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含液硫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分配聚结器(5)与羽叶分离器(6)二者连接形式,包含不可拆连接和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含液硫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虹吸短路降液器(8)包括降液器锥筒(81)和降液器直筒(82),降液器锥筒(81)顶部与羽叶分离器(6)底部连接,降液器锥筒(81)底端与降液器直筒(8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含液硫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清理器(10)包括蒸汽导管(101)和旋喷洗涤阀组(102),旋喷洗涤阀组(102)安装在筒体(1)内侧蒸汽导管(101)末端,且旋喷洗涤阀组(102)正对预分配聚结器(5)入口侧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含液硫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器包括壳体伴热器(11)和排液包伴热器(12),壳体伴热器(11)设置在分离装置壳体外表面,排液包伴热器(12)设置在下封头(3)底部位置所在的壳体伴热器(11)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采用羽叶分离技术的含液硫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离装置由分离装置壳体、入口管(4)、预分配聚结器(5)、羽叶分离器(6)、气流出口管(7)、抗虹吸短路降液器(8)、在线清理器(10)、液相出口管(9)和伴热器这些构件的一种或几种构件组态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卫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诺卫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47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排水泵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