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麦育种用植培盘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3948.2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1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霞;胡建合;姚昌顺;苏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汪贺玲 |
地址: | 236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育种 用植培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育种用植培盘,包括秧盘,所述秧盘上设有呈网格状排列分布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底端均开设有十字槽,所述秧盘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托秧盘的托盘,所述托盘顶部开口处开设有呈网格状设置的网格板,所述网格板顶端与秧盘底面贴合,所述托盘侧面固定有引水器,所述引水器上方设置有水箱,以用于保持托盘内的含水量。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秧盘上开缝的调节孔结构,可实现将调节孔内的秧苗根部土块从上大下小的调节孔内挤出,减少秧苗取出时泥土与秧苗分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育种用植培盘。
背景技术
小麦育种主要是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将多种优良形状分离或集中到某一种品种上,其中需要把多种不同性状的品种通过基因分离的原理集中到植株中,再通过种植时将显现出目标性状的植株分离出来,得到具有稳定遗传能力的小麦品种。
然而小麦育种在种植的过程中,传统的播撒育苗的方式主要适用于各种大面积种植时使用,在育种筛选的过程中不利于苗株的分离与筛选,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因此往往采用与水稻类似的秧盘植培的方式进行育苗,再将得到的苗株根据展现的性状分离后,移栽至实验田内进行育种,然而相对于水稻秧苗可以取出无土的根茎进行插秧种植,小麦秧苗根系复杂,根系脱离土壤太多容易影响移栽后小麦的成活,因此需要将小麦秧苗与底部土壤一起完整的从秧盘内分离出来,减少小麦秧苗离土后难以成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小麦秧苗移栽时根部土壤损伤过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小麦育种用植培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育种用植培盘,包括秧盘,所述秧盘上设有呈网格状排列分布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底端均开设有十字槽,所述秧盘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托秧盘的托盘,所述托盘顶部开口处开设有呈网格状设置的网格板,所述网格板顶端与秧盘底面贴合,所述托盘侧面固定有引水器,所述引水器上方设置有水箱,以用于保持托盘内的含水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引水器内开设有与水箱底端开口处配合插接的插槽以及插槽与托盘之间连通的引水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底端外缘处固定有旋扣,所述插槽内开设有配合旋扣卡接的挡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网格板的网格大小与十字槽的网格大小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孔呈上大下小的倒置梯形台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网格板形成的网格孔隙大于调节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秧盘上开缝的调节孔结构,由于采用了秧盘上开设的调节孔,以及调节孔上开设的十字槽,一方面便于连通调节孔的内外两侧,另一方面在调节孔内的秧苗需要取出时,可通过十字槽与网格板的配合插接,将调节孔内的秧苗根部土块从上大下小的调节孔内挤出,减少秧苗取出时泥土与秧苗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爆炸状态下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盘处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3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氮排放锅炉
- 下一篇:一种污水检测用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