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动态通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3319.X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0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田泊凝;田克勤;胡晓艳;朱海立;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泊凝 |
主分类号: | C12M1/06 | 分类号: | C12M1/06;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18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动态 通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动态通气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位于下端的位置设置有通气件,所述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通过搅拌器带动,通气件固接在搅拌轴上,以使得搅拌轴转动时,所述通气件能够随其一起转动,通气主管由釜体的底部插入到釜体内,且通气主管与通气件相连通。所述通气件包括通气管与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均匀的开设在通气管的下端,所述通气管固接在搅拌轴的表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过程中,气泡和液体物料能够充分混合接触,并结成小气泡,以增加物料的溶氧效果,极大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和代谢需求,使得产物能够高效生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式动态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生物发酵、生物化工、生物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研究开发适合这些行业不同需要的气-液混合形式与装置,是增加产物产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生物发酵、生物制药绝大多数是有氧发酵,要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在搅拌的作用下进行气液混合,通过均匀的传质传氧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合成,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产物的不同,发酵过程对空气中氧的需求差别也较大,但无论需氧量或大或小,通入罐内的气体(空气、氧气等)如何能与液体充分混合,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是从事生物发酵产业的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认为通入罐内气体最好能变成微小气泡,这样可延长上升时间,有利于气液混合,增加液体含气率,已成为业界共识。
目前国内外实现上述共识的普遍方式是采用固定式通气装置如图2、3,气体通过进气管通入釜底的环形通气环管,在通气环管上再开向上和(或) 向下很多小孔为第二通气孔,气体从第二通气孔向上(或向下)喷出,形成圆筒状气流。在罐内搅拌器旋转时,罐内物料带动气体上升,上升的轨迹成螺旋筒状,此种方式气体之气泡和液体物料未经充分混合接触很快就结成大气泡排出发酵罐,造成溶氧效果差,难以满足微生物生长和代谢需求,影响了目的产物的高效生成。特别对属于生物制药大通气高需氧许多发酵而言,更亟待解决如何提高溶氧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动态通气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动态通气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位于下端的位置设置有通气件,所述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通过搅拌器带动,通气件固接在搅拌轴上,以使得搅拌轴转动时,所述通气件能够随其一起转动,通气主管由釜体的底部插入到釜体内,且通气主管与通气件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件包括通气管与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均匀的开设在通气管的下端,所述通气管固接在搅拌轴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件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气管路与止回阀,进气管路与通气主管相连通,止回阀安装在进气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机械密封,机械密封固接在釜体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气泡和液体物料能够充分混合接触,并结成小气泡,以增加物料的溶氧效果,极大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和代谢需求,使得产物能够高效生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通气环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泊凝,未经田泊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3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不锈钢丝绳生产过程的矫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自动化挑毛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