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井群及其循环模式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741501.6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睿;董书君;方樟;任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24/48;E03B3/00;E02D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侯越玲 |
| 地址: | 130015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及其 模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循环井群,包括至少两个多滤层循环井(7)、若干抽注组件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所述多滤层循环井(7)按照地下水流方向有序设置,
其中,所述多滤层循环井(7)的井筒(20)由至少两个第一阻隔器(10)分隔形成三个抽注段,每个抽注段内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抽注水的抽注组件,所述抽注组件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抽水和/或注水,每个抽注段的管壁设置有孔的抽注水筛段(9),
响应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所述抽注组件改变各个所述多滤层循环井(7)的所述三个抽注段的抽注状态、流量、压力来组合形成不同的水循环模式或水循环组合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20)由两个所述第一阻隔器(10)分隔形成第一抽注段、第二抽注段和第三抽注段,所述第一抽注段、第二抽注段和第三抽注段的水平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第二抽注段的水平高度趋近或等于介质分层界面(14)的水平高度,
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改变各个抽注段的抽注状态形成的水循环模式至少包括:由第一抽注段和第二抽注段组合形成的位于第一含水层的第一小循环,由第二抽注段和第三抽注段组合形成的位于第二含水层的第二小循环、由所述第一抽注段、第二抽注段和第三抽注段共同形成的双循环和由第一抽注段和第三抽注段组合形成的大循环,
在所述控制模块对抽注状态、流量、压力、循环方向调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小循环、第二小循环、双循环和大循环能够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组合形成至少一种水循环组合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分布特征选择适配性的水循环模式或水循环组合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循环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滤层循环井(7)还包括若干辅助井(8),
所述辅助井(8)按照以与所述多滤层循环井(7)为中心的方式设置,
所述辅助井(8)的井筒由第二阻隔器(22)分隔为两个空间部分,所述辅助井(8)的至少一个空间部分设置有由注入管(6)连接的至少一个注入泵(13),
所述第二阻隔器(22)水平高度趋近或等于介质分层界面(14)的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循环井群,其特征在于,基于地下水修复程度的变化,所述控制模块以有序关闭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多滤层循环井(7)的方式来改变水循环组合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循环井群,其特征在于,基于地下水污染情况,所述控制模块以能够使被污染地下水在循环井群中循环的方式调节各个所述多滤层循环井(7)的水循环模式、流量和/或压力,从而使得被污染地下水形成截断效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循环井群,其特征在于,在污染物主要分布于第一含水层或第二含水层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基于第一小循环或第二小循环与所述大循环组合的水循环组合模式进行地下水修复;
在污染物在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中分布较为均匀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双循环模式进行地下水修复;
在多滤层循环井(7)之间污染羽垂向分布较广,边缘位置处基本与筛段平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以相邻的多滤层循环井(7)按照循环方向相反的双循环方式进行水循环的方式构成水循环组合模式,
在所述多滤层循环井(7)之间污染羽垂向分布范围较小,污染物主要集中于上下筛段之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以相邻的多滤层循环井(7)按照循环方向相同的双循环方式进行水循环的方式构成水循环组合模式。
8.一种循环井群的循环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至少包括:调节各个多滤层循环井(7)的所述三个抽注段的抽注状态、流量、压力来组合形成不同的水循环模式或水循环组合模式,
其中,所述多滤层循环井(7)的井筒(20)由至少两个第一阻隔器(10)分隔形成三个抽注段,每个抽注段内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抽注水的抽注组件,所述抽注组件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抽水和/或注水,每个抽注段的管壁设置有孔的抽注水筛段(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415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