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氏体薄钢带的生产及精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37592.6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8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娟;刘新院;李婷婷;李霞;李化龙;王文涛;刘玉君;施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12;C21D8/02;C21C7/00;B22D1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张家港市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氏体 薄钢带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氏体薄钢带的生产及精整方法,其中薄钢带的厚度在2mm以下,该薄钢带通过双辊铸轧工艺生产,其中熔融金属经过电炉炼钢、VD炉真空脱气、LF精炼后流入形成在一对相对旋转的铸辊的辊隙上方的熔池,熔融金属在该对铸辊的铸造表面上冷却凝固,并向下穿过该对铸辊之间的辊隙形成薄铸带,再经热轧、快速冷却、卷取,形成马氏体组织的薄钢带中间产品。随后,薄钢带中间产品在8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上线精整,该精整过程包括开卷、切边、拉矫、卷取的工艺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氏体薄钢带的生产及精整方法,具体是经过双辊铸轧生产的马氏体钢后续经过拉伸弯曲矫直过程进行切边、板形优化获得最终具有良好板形的马氏体钢成品,提升产品合格率。
背景技术
热轧马氏体钢作为强度级别最高的商业化应用钢种,可用于起重机吊臂、搅拌车叶片、自卸车车斗、挂车大梁等需要高强、高耐磨性能并且成形工艺简单的部件,高度契合目前商用车以及工程机械轻量化、节能化用钢的发展趋势。
超高强马氏体钢主要通过马氏体相变来获取优异的力学性能。具体来说,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高强度,需要快速冷却。热轧马氏体钢大多以在线淬火+回火、或离线淬火+回火(调质)工艺生产,通过超低的冷却温度和较快的冷却速率来获取全马氏体组织,这种传统的生产工艺不仅对生产线装备能力要求高、工艺流程长,而且层流冷却装备也大多无法满足热轧马氏体钢的快速冷却的生产需求。
此外,在生成马氏体的相变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内应力,可能导致钢板板形差,平直度降低;同时由于氢渗透产生微裂纹,在下游客户使用过程中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在汽车板领域的应用也受到限制。
为了以便于操作的方式生成马氏体组织,并且能够消除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内应力引起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种马氏体钢的生产和精整的方法,以获得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和合格率要求的钢带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氏体钢的生产方法,其中采用双辊铸轧工艺生产薄钢带,经过一道次热轧后,经过层流冷却快速冷却(例如以60-120℃/s的速率进行冷却),可以实现常规热轧产线难以达到的超快速冷却速率,进而获得全马氏体组织。
但是,由于马氏体相变过程产生强大的内应力,在超快速冷却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浪形,影响下游客户的使用。特别来说,残余应力的存在可能导致钢板板形差,平直度降低;同时由于氢渗透产生微裂纹,在下游客户使用过程中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在汽车板领域的应用也受到限制。
为了消除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内应力引起的缺陷,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对马氏体钢进行精整处理的方法,以获得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和合格率要求的薄钢带产品,具体是经过双辊铸轧生产的马氏体薄钢带后续经过拉伸弯曲矫直过程进行切边、板形优化以获得最终具有良好板形的马氏体薄钢带成品。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氏体薄钢带的生产及精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马氏体薄钢带的厚度在2mm以下,该马氏体薄钢带通过双辊铸轧工艺生产,过程包括:熔融金属经过电炉炼钢、VD炉真空脱气、LF精炼后流入形成在一对相对旋转的铸辊的辊隙上方的熔池,熔融金属在该对铸辊的铸造表面上冷却凝固,并向下穿过该对铸辊之间的辊隙形成薄铸带,薄铸带经热轧、快速冷却、卷取,形成马氏体组织的薄钢带中间产品,其中,在LF精炼过程中,仅对熔融金属进行升温操作,使得其出钢温度在1650℃~1700℃的范围内,熔池采用气氛保护,熔池保护气氛的微正压选自5-30Pa的范围内,并且薄铸带在热轧之前进入保护气氛的热箱,热箱保护气氛的微正压选自15-50Pa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375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