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的氟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34953.1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6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李毅;杨刚;袁马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氟乐泰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2 | 分类号: | C08L27/12;C08K5/3492;C08K5/14;C08K3/04;C08K3/26;C08K3/34;C08K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佰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3 | 代理人: | 杨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氟橡胶 混炼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氟橡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改性的氟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100份的多元氟橡胶生胶、3‑5份的硫化交联剂、0.5‑3份的硫化剂、0.5‑3份的加工助剂和5‑50份的填料;多元氟橡胶生胶在密炼机中密炼成塑炼胶,硫化交联剂、硫化剂、填料和加工助剂混合均匀成混合物,塑炼胶与混合物共混在密炼机中形成氟橡胶混炼胶。该氟橡胶混炼胶采用主料和辅料以及相对应的不同组分进行实验验证,针对耐电解液的性能方面,从含氟量不同氟橡胶到类别氟橡胶的混合,再到不同填料的配合,经过大量实验数据的测量,得到优质的耐电解液性能和其它性能的氟橡胶混炼胶,其优异特性可以广泛用于类似电池的密封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氟橡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的氟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其是一种改性的氟橡胶混炼胶,且具有在电解液中溶胀较小、物理机械性能满足行业标准的特征。
背景技术
在橡胶工业中,氟橡胶具有其他橡胶无可比拟的优异性能,如耐高温、耐油、耐各种强酸强碱及化学品的腐蚀,抗臭氧及各种氧化剂,抗辐射等特性。氟橡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中,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橡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锂电池中电解液具有强腐蚀性,对橡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橡胶不能满足要求,进口的胶料价格贵,成本高,需要有一种新的技术打破这种技术壁垒,实现更优性能的氟橡胶。
中国专利CN106700280A公开了一种耐电解液浅色绝缘三元乙丙橡胶,该橡胶的组成成分包含有三元乙丙橡胶、碱性白炭黑、绝缘填料等,该发明主要应用于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封,由于技术的局限,此发明的橡胶材料依然无法满足锂电池密封要求;随后,便有改进方案出现,中国专利CN109929197A,采用了N990的炭黑作为填料以及搭配其它的组分制成最终氟橡胶,但仍出现氟橡胶在电解液中密封效果不佳等现象。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现有的氟橡胶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氟橡胶在电解液中的溶胀大,同时降低压缩永久变形的氟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氟橡胶配方的改进,改善氟橡胶在电解液中的溶胀,同时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相似,满足行业中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改性的氟橡胶混炼胶,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氟橡胶混炼胶包括如下组分:100份的多元氟橡胶生胶、3-5份的硫化交联剂、0.5-3份的硫化剂、0.5-3份的加工助剂和5-50份的填料;
其中,所述多元氟橡胶生胶在密炼机中密炼成塑炼胶,所述硫化交联剂、硫化剂、填料和加工助剂均匀共混合成混合物,所述塑炼胶与所述混合物共混在密炼机中形成氟橡胶混炼胶。
优选地,所述多元氟橡胶生胶选取二元过氧氟橡胶和三元过氧氟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氟橡胶生胶选取氟橡胶26或氟橡胶246或氟橡胶GF600S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硫化交联剂选取硫化交联剂TAIC(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或ZnO(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硫化剂选取硫化剂DBPH,也称双二五硫化剂,2,5-二甲基-2,5-双己烷。
优选地,所述加工助剂选取脱模剂HT290或加工助剂PFA。
优选地,所述填料选取炭黑N990或石墨烯纳米片或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或碳酸钙或硅灰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一种改性的氟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1:备料:
按重量份数进行称取,称取100份的多元氟橡胶生胶、3-5份的硫化交联剂、0.5-3份的硫化剂、0.5-3份的加工助剂和5-50份的填料;
步骤2:生胶塑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氟乐泰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氟乐泰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34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