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网络模型的本安设备放电能量的预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730533.6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6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6N3/0464;G06N3/08;G06F17/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刘强强 |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网络 模型 设备 放电 能量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网络模型的本安设备放电能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本质安全电路的参数:
分别获取n组不同本质安全电路的参数xf-i和y(t)g-i,xf-i表示第i组本质安全电路第f个收集参数,y(t)g-i表示第i组本质安全电路第g个测量参数,所述本质安全电路包括电阻、电容以及电感,1≤i≤n,1≤f≤k,1≤g≤m,n、k、m均为不小于3的正整数;
步骤二、数据集筛选:剔除数据集的噪声;
步骤三、计算放电能量:
将放电时间T划分为N个采样时刻,1≤t≤N,计算机根据公式
计算第t个采样时刻第i组本质安全电路的放电能量W(t)i,表示拟合系数,W1i表示,η表示温度修正系数,φi表示时间衰减因子,tdal表示时延时间,Li表示第i组本质安全电路的等效电感,Ii(t)表示第i组本质安全电路在t时刻的电感电流,Ti表示第i组本质安全电路的放电时间,Ei表示电源电压,αi表示电路系数,Tt表示t时刻的检测到的环境温度,Tset表示温度阈值,βi表示折扣系数,μ表示第一时延系数,b表示第二时延系数,U表示电弧电压;
步骤四、构建放电能量预测模块:
步骤401、以xf-i和y(t)g-i中任意三个参数作为矩阵元素构建第i组本质安全电路在t时刻的三维图像Qxy-i,最终得到三维图像数据集W,其中矩阵元素包括y(t)g-i中至少一个参数,矩阵元素包括xf-i中至多两个参数;
步骤402、将t时刻的三维图像Qxy-i输入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t时刻的三维图像Qxy-i的图像特征,得到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
步骤403:选取网络模型,定义网络模型的目标函数,将训练集作为网络模型输入,将第i组本质安全电路在t+l时刻的W(t+l)i作为输出值,进行样本学习,求解网络模型最优参数从而完成网络模型训练;
步骤404:预测模型训练完成后,输入测试集,进行预测模型评估,从而建立放电能量预测模块;
步骤五、获取预测模型的输入:
步骤501:获取待测本安设备的收集参数x和测量参数y;
步骤502:按照步骤401获得待测本安设备的三维图像数据集,并基于特征提取获取待测本安设备的特征向量;
步骤503;将待测本安设备的特征向量作为放电能量预测模块的输入,通过放电能量预测模块输出待测本安设备在t+l时刻的W(t+l)i;
步骤六、判断待测本安设备在t+l时刻的W(t+l)i是否处于危险区间,若是,则报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网络模型的本安设备放电能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03中网络模型训练的损失函数其中L1=L(z,s,θ),L1表示三重边际损失函数,z表示表示训练集中数据,s表示z对应的样本标签,θ表示网络模型的参数,表示损失权重,L2表示时间损失函数,λ表示调和系数,A表示网络模型卷积核,p表示网络模型的层数,q表示网络模型每一层的卷积核个数,κ表示权重,Δ(z,s)表示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未经榆林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305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