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制角钢所用矫直辊片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30529.X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0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贾会军;王立勇;郑海明;马海茹;王盼合;王丽丽;赵海员;鞠庆红;杜亚军;陈旭;王永刚;韩承志;陈伟;李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津西钢铁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28;B22D1/00;B22D27/04;B22D15/00;C21D9/38;C21D6/00;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6430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制 角钢 所用 矫直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轧制角钢所用矫直辊片的制作方法,属于矫直辊制作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铸件与矫直辊冷型的重量比,制作与矫直辊冷型外缘形状一致的铸铁冷型,并在铸铁冷型的局部位置挂涂树脂砂;制作上砂芯、下砂芯、底箱和上箱并进行合箱,箱体内形成有浇道;进行熔炼;向箱体内浇注矫直辊铁水,浇注后箱体内保温,然后打开箱体,去除浇冒口及飞边毛刺;对制成的矫直辊使用低温去应力退火;将串铸在一起的矫直上辊与矫直下辊切断,加工后得到所需矫直辊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轧制角钢所用矫直辊片的制作方法,使矫直辊片轴向工作层在铁水凝固过程中冷却速度趋于一致,使组织均匀硬度较高,进而提高辊片工艺出品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矫直辊制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轧制角钢所用矫直辊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冶金企业轧制小型角钢时,在矫直工序均使用常法无限冷硬球墨铸铁矫直辊,在使用过程中时常因硬度不够而影响矫直角钢的质量和效率。如果使用硬度达到65-70HSD的矫直辊,就会在矫直下辊R角部位发生龟裂,从而导致矫直辊失效,更换新的矫直辊又非常麻烦,且又影响角钢产量,因此对于硬度较高的角钢矫直辊的研究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制角钢所用矫直辊片的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硬度较高的角钢矫直辊使用过程中角部易发生龟裂,导致矫直辊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轧制角钢所用矫直辊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铸件与矫直辊冷型的重量比,制作与矫直辊外缘形状一致的铸铁冷型,并在铸铁冷型局部挂涂树脂砂,铸铁冷型包括上辊冷型和下辊冷型;
制作上砂芯、下砂芯、底箱和上箱,按照底箱、下砂芯、下辊冷型、上辊冷型、上砂芯和上箱的顺序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并进行合箱,组合形成能够串铸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形成有浇道,之后等待熔炼和浇注;
进行熔炼,使炉前矫直辊铁水的Si含量控制在0.5-0.8%范围内,球化及孕育处理后矫直辊最终各组分为:C含量3.2-3.5%、Si含量1.4-1.7%、Mn含量0.5-0.7%、P含量≤0.06%、S含量≤0.02、Cr含量0.4-0.5%、Ni含量1.0-1.2%、Mo含量0.2-0.4%、Mg含量0.04-0.06%;出炉球化处理温度为1400-1420℃,并在铁水包内用0.5%硅铁进行两次孕育,然后用0.15%钙钡孕育剂在浇注时进行随流孕育,使终硅含量保持在1.4-1.7%范围内;
向箱体内浇注矫直辊铁水,浇注温度控制在1310-1320℃范围内,浇注后箱体内保温12小时,然后打开箱体,去除浇冒口及飞边毛刺;
对制成的矫直辊使用低温去应力退火,温度控制在≤400℃,以使铸件防止开裂;
将串铸在一起的矫直上辊与矫直下辊切断分离,然后分别进行加工,得到所需矫直辊片。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使铸件与矫直辊冷型的重量比为1:4。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使所述上辊冷型沿其轴向的两端且靠近内壁的端角部位进行挂涂树脂砂,所述树脂砂挂涂后形成圆环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使所述上辊冷型沿其轴向的两端且靠近内壁的端角部位设置有第一挂涂区,所述树脂砂挂涂于所述第一挂涂区,且外端面与所述上辊冷型外端面平齐、内侧面与所述上辊冷型内壁平齐。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使所述下辊冷型沿其轴向的两端且靠近内壁的端角部位进行挂涂树脂砂,所述树脂砂挂涂后形成圆环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使所述下辊冷型沿其轴向的两端且靠近内壁的端角部位设置有第二挂涂区,所述树脂砂挂涂于所述第二挂涂区,且外端面与所述下辊冷型外端面平齐、内侧面与所述下辊冷型内壁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津西钢铁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津西钢铁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30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