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气体传感器及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726259.5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6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宾;刘文超;朱瑞;程元红;陈新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01;B81C1/00;B81B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聂志伟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气体 传感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光学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层(21)、第一电极结构(22)和第一支撑层(23),所述发光层(21)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结构(22),所述发光层(21)与所述第一支撑层(23)连接;
第一腔室(24),所述第一支撑层(23)与所述第一腔室(24)连接,所述第一腔室(24)具有刻蚀形成的内腔,所述第一腔室(24)的侧壁设置有微型气孔通道;
探测器组件,所述探测器组件包括接收层(25)、第二电极结构(26)和第二支撑层(27),所述接收层(25)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结构(26),所述接收层(25)与所述第二支撑层(27)连接;
第二腔室(28),所述第二支撑层(27)与所述第二腔室(28)连接,所述第二腔室(28)具有刻蚀形成的内腔;
滤光片(29),所述滤光片(29)位于所述第一腔室(24)和所述第二腔室(2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屏蔽层(30),所述第一屏蔽层(30)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组件包括第二屏蔽层(31),所述第二屏蔽层(31)设置在所述探测器组件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红外光或紫外光或可见光。
5.一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气体传感器,所述制造方法的流程包括
利用MEMS工艺分别制备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探测器组件,刻蚀形成所述第一腔室(24)和所述第二腔室(28)的内腔;
利用晶圆键合工艺将所述光源组件、所述第一腔室(24)、所述滤光片(29)、所述第二腔室(28)和所述探测器组件连接;
利用激光切割工艺将键合后的所述发光层(21)、所述接收层(25)和所述滤光片(29)切割成小颗芯片;
利用贴片工艺,将小颗芯片与外围电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圆键合工艺采用晶圆直接键合工艺或晶圆阳极键合工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晶圆键合工艺下,所述第一腔室(24)和所述第二腔室(28)直接贴合。
8.一种光学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红外光源(1),所述红外光源(1)设置有第一电极对(7);
红外探测器(4),所述红外探测器(4)设置有第二电极对(8);
第一气室(2),所述红外光源(1)与所述第一气室(2)连接,所述第一气室(2)的侧壁设置有微通道气孔(6);
第二气室(5),所述红外探测器(4)与所述第二气室(5)连接;
滤光部件(3),所述滤光部件(3)位于所述第一气室(2)和所述第二气室(5)之间;
电路板(11),所述第一电极对(7)和所述第二电极对(8)分别与所述电路板(11)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1)设置有第一插槽(9)和第二插槽(10),所述第一电极对(7)与所述第一插槽(9)插接,所述第二电极对(8)与所述第二插槽(10)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光学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源(1)设置为硅基光源,所述红外探测器(4)设置为硅基探测器,所述第一气室(2)设置为硅基气室或玻璃基气室,所述第二气室(5)设置为硅基气室或玻璃基气室,所述滤光部件(3)设置为硅基滤光片。
11.一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制备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气体传感器,所述制造方法的流程包括
利用MEMS工艺在硅晶圆上制备所述红外光源(1);
通过键合工艺,将所述红外光源(1)、所述第一气室(2)、所述滤光部件(3)、所述第二气室(5)和所述红外探测器(4)封装;
将所述第一电极对(7)、所述第二电极对(8)分别与所述电路板(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62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