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门内板加强材料及加强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715134.2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2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兴;陈伟;徐斌;吴才军;肖建国;邱成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程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21/16;B22F1/054;C22C1/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加强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内板加强材料及加强件,该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以下成分:Si:0.75‑1.24%;Mg:0.60‑1.42%;Mn:0.44‑0.92%;Fe:0.15‑0.70%;Cu:1.30‑2.55%;La:0.05‑0.86;TiC:0.50‑4.35%;碳纳米管1.22‑5.65%;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汽车车门内板加强材料通过含Al、Si、Mg、Mn、Fe、Zn、Cu的原料以及TiC‑CNTs‑铝镧合金通过熔炼制备得到。本发明制备的汽车车门内板加强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的特性,能够满足汽车车门内板加强件的要求,制备的门内板加强件有助于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内板加强材料及加强件。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尤其是防侧撞性能,通常会采用汽车车门内板加强件,而为了同时满足汽车轻量化要求,需要此类加强材料需同时具备高强度且质量轻的性能。与汽车用钢材相比,铝合金材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优点,能满足汽车轻量化的特殊要求。但随着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铝合金材料逐渐难以满足要求强度的要求,碳纳米管具有超高强度和弹性模量,是铝合金材料的理想增强体,具备提升铝合金材料强度的潜力。但碳纳米管在铝合金基体中难分散、易团聚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效果,碳纳米管的团聚,引起组织不均匀并降低碳纳米管与铝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导致无法充分发挥碳纳米管的超强力学性能。
所以,现在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提供更可靠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内板加强材料及加强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门内板加强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包括以下成分:Si:0.75-1.24%;Mg:0.60-1.42%;Mn:0.44-0.92%;Fe:0.15-0.70%;Cu:1.30-2.55%;La:0.05-0.86;TiC:0.50-4.35%;碳纳米管1.22-5.65%;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汽车车门内板加强材料通过含Al、Si、Mg、Mn、Fe、Zn、Cu的原料以及TiC-CNTs-铝镧合金通过熔炼制备得到。
优选的是,所述TiC-CNTs-铝镧合金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改性碳纳米管:将碳纳米管加入硝酸中浸泡,过滤,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与聚乙烯醇混合进行球磨;球磨后过滤,去离子水清洗,滤渣真空干燥,得到改性碳纳米管;
2)将改性碳纳米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得到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
3)将硝酸镧、纳米铝粉、纳米碳粉、纳米钛粉以及盐酸溶液加入到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在加热搅拌下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真空干燥;
4)将步骤3)的产物在氢气气氛中下加热反应;
5)将步骤4)的产物真空加热0.5h,然后升温,氩气气氛下熔炼,冷却至室温,乙醇和去离子水依次清洗,干燥,得到TiC-CNTs-铝镧合金。
优选的是,所述TiC-CNTs-铝镧合金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改性碳纳米管:将碳纳米管加入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中浸泡2-6h,过滤,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与聚乙烯醇混合进行球磨;球磨后过滤,去离子水清洗,滤渣65-85℃下真空干燥,得到改性碳纳米管;
2)将5-20g改性碳纳米管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超声20-60min,得到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
3)将硝酸镧、纳米铝粉、纳米碳粉、纳米钛粉以及盐酸溶液加入到1L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在70-110℃、搅拌下反应2-8h,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真空干燥4-10h;
4)将步骤3)的产物在氢气气氛中于400-550℃下加热反应1-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程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程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5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