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3364.5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3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越;刘明杨;朱修剑;张国君;许立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80 | 分类号: | H10K50/80;H01L33/44;G09F9/33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丁建春 |
地址: | 230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层、封装层和偏光层,阵列层包含多个走线,所述多个走线自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封装层位于所述阵列层一侧,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隔离部,所述隔离部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坡度的堤坝,且至少部分所述多个走线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隔离部内;偏光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阵列层一侧,所述偏光层自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且至少部分所述隔离部在所述偏光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偏光层以外。通过上述方案,降低了封装层产生剥离现象的概率,从而降低显示面板产生黑斑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上设有用于隔绝水汽和氧气的封装层,封装层中包括两层层叠设置的无机层,位于边框区的封装层包括围绕显示区设置的堤坝。
现有的显示面板在封装层上设有易产生收缩现象的偏光层,偏光层在收缩时,容易拉扯下方的封装层,由于堤坝通常在内外两侧形成有坡度,而位于坡度上的无机层易受到较大应力,导致在边框区的两层无机层之间易出现剥离现象,从而致使水汽从无机封装层之间入侵封装层下方的金属走线以及显示区,在显示面板上形成黑斑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降低封装层产生剥离现象的概率,从而降低显示面板产生黑斑的概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层、封装层和偏光层,阵列层包含多个走线,所述多个走线自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封装层位于所述阵列层一侧,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隔离部,所述隔离部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坡度的堤坝,且至少部分所述多个走线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隔离部内;偏光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阵列层一侧,所述偏光层自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且至少部分所述隔离部在所述偏光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偏光层以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对偏光层的结构进行了调整,通过缩短位于非显示区内的至少部分偏光层的长度,使得至少部分位于非显示区内的隔离部在偏光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偏光层之外,降低了偏光层收缩对下方隔离部产生的拉扯力,从而降低了隔离部内无机层之间剥离的概率,封装层能够阻挡水汽、氧气入侵边框区,保护内部走线和显示区,降低了显示面板边框区产生裂纹或黑斑等问题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下边框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下边框的剖面图;
图6是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3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牙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火材料降水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