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醛酚试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4723.0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2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汤方燕;曹竞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企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包洪岩 |
地址: | 3112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试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醛酚试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试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合物:1~3%的高碘酸钾、3~5%的柠檬酸钠、1~2%的焦硫酸钠、1~3%的石油醚、2~4%的柠檬酸、3~4%的乙酸、1~3%的乙酰丙酮、2~3%的酚试剂、1~3%磺酰胺苯甲酸、2~4%的异氰酸酯和余量蒸馏水。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综合了传统乙酰丙酮和酚试剂两种试剂的优势,一方面是提高了传统试剂对甲醛检测的灵敏度,另一方面还使得整个试剂更加稳定,降低了环境中乙醛、丙醛对测试结果的干扰,此外通过添加异氰酸酯,可以促进检测试剂与甲醛的反应,使之反应更加快速剧烈,有利于加快反应进程,进而缩短检测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甲醛酚试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和鼻子有刺激作用。少量甲醛不易被人察觉,但是对人体是有极大的危害的,会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甲醛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对人体有致敏危害,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皮肤坏死。居家或工作场所因装修或使用含有甲醛的化学物质会造成空气中甲醛含量升高,因此,甲醛检测成为有效监控环境中甲醛含量的有效方式,人们可根据检测结果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现有的甲醛检测试剂包括多种,其中乙酰丙酮法和酚试剂法较为常见,但是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乙酰丙酮法性能稳定,误差小,但是灵敏度低、反应慢,是较为传统的检测试剂;酚试剂法原理是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酚试剂作为检测试剂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是容易受到乙醛或丙醛的干扰,造成测试效果降低。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甲醛酚试剂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醛酚试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乙酰丙酮法性能稳定,误差小,但是灵敏度低、反应慢,是较为传统的检测试剂;酚试剂法原理是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酚试剂作为检测试剂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是容易受到乙醛或丙醛的干扰,造成测试效果降低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醛酚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称重准备:1~3%的高碘酸钾、3~5%的柠檬酸钠、1~2%的焦硫酸钠、1~3%的石油醚、2~4%的柠檬酸、3~4%的乙酸、1~3%的乙酰丙酮、2~3%的酚试剂、1~3%磺酰胺苯甲酸、2~4%的异氰酸酯和余量蒸馏水。
(2)将1~3%的高碘酸钾、2~4%的柠檬酸、3~4%的乙酸和1~3%磺酰胺苯甲酸依次加入到装有蒸馏水的反应釜中,并充分搅拌均匀,搅拌的速度为30~4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5~8分钟,搅拌温度为10~15℃,然后得到酸性溶液;
(3)将3~5%的柠檬酸钠、1~2%的焦硫酸钠、1~3%的石油醚和2~4%的异氰酸酯,并充分搅拌均匀,搅拌的速度为50~6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8~10分钟,搅拌温度为5~10℃,得到碱性溶液;
(4)将上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搅拌的速度为25~3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8~10分钟,搅拌温度为15~20℃,得到混合液;
(5)在上述混合液中依次加入2~3%的酚试剂和1~3%的乙酰丙酮,并充分搅拌均匀,搅拌的速度为40~5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8~10分钟,搅拌温度为15~20℃,得到甲醛检测试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异氰酸酯为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的其中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企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企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4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