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门式钢管矫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1700983.0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3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孟建涛;霍秀丽;张艳艳;张军;张宁宁;李壮;张志飞;靳菲;毕国林;赵东辉;张真真;王淑云;高海华;李爱青;赵书良;赵健涛;班力井;孙海红;王洪伟;孙振中;赵健波;赵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汇中管道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5 | 分类号: | B21D3/05;B21D43/08;B21D45/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61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门 钢管 矫直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龙门式钢管矫直设备,属于钢管矫直技术领域,包括设在凹坑内的移动门架、第一支撑辊组件和第二支撑辊组件;还包括提升机构,每一个提升机构均包括退料辊、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第一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以及翻转结构;翻板与第一转轴转动配合;第二支撑平台设在退料辊的另一端;第二支撑平台上具有支撑部;第一升降端与第一支撑平台连接,用于举升第一支撑平台;第二升降端与第二支撑平台连接。退料辊上的钢管在下料的同时,另一个钢管能够被输送到第一支撑辊组件和第二输送辊组件上,达到上料和下料同时进行的目的;因此能够减少上下料的时间间隔,便于提高上下料的效率,进而能够提高钢管矫直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管矫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门式钢管矫直设备。
背景技术
钢管在生产后,由于轧制时的偏心、压紧力不平衡、弯曲力不均衡等因素,会导致钢管出现弯曲的情况,因此在钢管生产完毕后,需要对钢管进行矫直。
现有技术中,将钢管放置在龙门矫直机上进行矫直,龙门矫直机包括设置在地面凹坑内的若干第一支撑辊组件,以及在凹坑内滑动的移动门架;在凹坑两端的位置均设有第二支撑辊组件,第二支撑辊组件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辊组件的高度。在进料时,第一支撑辊组件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向上滑动至与第二支撑辊组件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在进料完毕后,第一支撑辊组件向下复位。移动门架上设有用于向下按压钢管的上模具,以及用于驱动上模具向下滑动的液压缸。在对钢管矫直时,移动门架移动到钢管待矫直的位置,然后该位置相邻的第一支撑辊组件向上滑动,并与钢管接触,此时上模具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向下反复多次按压钢管,以实现矫直钢管的目的。在矫直钢管其他位置时,矫直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矫直完毕后,通过下料装置对钢管进行下料,然后通过上料装置将下一个钢管运送至两个第二支撑辊组件之间,对下一个钢管进行矫直作业。
但是,在上一个钢管下料完毕后,才能对下一个钢管进行上料,上料、下料间隔时间较长,会影响钢管矫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龙门式钢管矫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龙门矫直机上下料间隔时间长、会影响钢管矫直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龙门式钢管矫直设备,包括设在凹坑内的移动门架、第一支撑辊组件和第二支撑辊组件;凹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支撑辊组件,第二支撑辊组件用于支撑钢管;龙门式钢管矫直设备还包括设在凹坑内的若干提升机构,每一个所述提升机构均设在相邻两个第二支撑辊组件之间;每一个所述提升机构均包括:
退料辊,轴线与钢管的轴线垂直,并适于与钢管转动配合;所述退料辊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设置;
第一支撑平台,设在所述退料辊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设有翻板,所述翻板的转轴的轴线与钢管的轴线平行;所述翻板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配合;
第二支撑平台,设在所述退料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具有适于支撑所述第二转轴的支撑部;
第一升降结构和第二升降结构,分别具有第一升降端和第二升降端;所述第一升降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连接,用于举升所述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二升降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连接,用于举升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以及
翻转结构,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用于将所述退料辊翻转成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
其中,在钢管矫直完毕后,所述退料辊在所述第一升降结构和所述第二升降结构的驱动下顶升钢管至下料位置;所述退料辊与所述第二支撑辊组件之间留有适于下一个钢管上料的空间、以同时上料和下料;
在上料和下料完毕后,所述退料辊在所述翻转结构的作用下处于竖直状态,在所述退料辊向下复位时以避开下方的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汇中管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汇中管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0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天线接头保护盒
- 下一篇:气动伸缩机构以及气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