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锁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7013.1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0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曹恒访;孙焕丽;赵慧超;金学军;王振涛;肖申;赵豪儒;王晓;张占江;吴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K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陈如建 |
地址: | 13001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锁止方法,在电动汽车上设置有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在电池上设置有被锁体,当被锁体位于锁止位置时,第一锁体对被锁体施加的力倾斜向下分为第一垂向分力与第一水平分力,第二锁体对被锁体施加的力倾斜向上分为第二垂向分力与第二水平分力,第一水平分力与第二水平分力的方向相同,在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的一侧设置阻挡件,第一水平分力与第二水平分力将被锁体推向阻挡件并与阻挡件相抵。两个锁体进行配合,实现对被锁体进行锁止的目的,不再需要加解锁工具,可适配多种电池,提高适用范围;在出现剧烈晃动时,电池也不会掉落,会越拉越紧;解锁需要两个锁体同时解锁,电池才能拆卸,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的换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锁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动汽车代步出行,然而目前因为技术的局限性导致对电动汽车电池进行充电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在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换电站,通过对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方式来实现电池满电的效果。
目前在换电方案中,通常在车端设置锁体,在电池端设置锁芯,通过换电站内换电小车将电池运输至安装位,并通过换电小车上的加解锁工具将锁芯锁在锁体上或将锁芯从锁体上解锁,在此种方案中主要有两点缺陷,第一,不同的电池上的锁芯不同,与其他品牌的电动汽车上的锁体不匹配,故需要锁芯与锁体匹配才能进行换电操作,这样会导致换电方案不能大范围推广;第二,换电小车上设置有加解锁工具,由于锁芯与锁体形式不一,加解锁工具也会不同,导致不能通用,同时加解锁工具在进行操作时,容易有水渍或灰尘落在加解锁工具上,长时间会导致加解锁工具发生锈蚀,影响正常使用。
在目前的锁具结构中只需要一道锁体与锁芯配合即可实现解锁,而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路况,会出现持续颠簸,当这种锁具在颠簸的过程中出现了解锁,则会导致电池掉落,电动汽车不能行驶,甚至发生危险,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锁止方法,将锁具设置于车端,电动小车上不在需要加解锁工具,故不会发生锈蚀,且具有通用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锁止方法,在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在所述电池上设置有被锁体,当所述被锁体位于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一锁体对被锁体施加的力倾斜向下分为第一垂向分力与第一水平分力,所述第二锁体对被锁体施加的力倾斜向上分为第二垂向分力与第二水平分力,所述第一垂向分力与第二垂向分力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水平分力与第二水平分力的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的一侧设置阻挡件,所述第一水平分力与第二水平分力将被锁体推向阻挡件并与阻挡件相抵。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一锁体由弹簧提供向下的推力。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一锁体与被锁体接触的位置为斜面,所述被锁体为圆柱。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二锁体由所述电池自重以及第一锁体推力的反作用力提供向上的推力。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二锁体与被锁体接触的位置为斜面,所述被锁体为圆柱。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二锁体内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使所述第二锁体向锁止方向运动。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二锁体与阻挡件组成一体形成一锁口,通过旋转第二锁体的方式将锁口旋转至锁止位置。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配合,迫使所述被锁体的重心位于所述第二锁体转动轴靠近阻挡件的一侧。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第二锁体上设置有解锁件,驱动所述解锁件可迫使第二锁体向远离锁止位置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锁口与解锁件分为位于第二锁体旋转中心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7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电缆
- 下一篇:一种腔室压力自动调节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