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粗颗粒高浓度矿浆搅拌浸出过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3120.7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贾秀敏;刘津麟;师留印;刘辉;刘忠臣;钟平汝;向秋林;阙为民;苏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B3/04 | 分类号: | C22B3/04;G05B13/02;C22B60/02;C22B34/22;C22B3/08;C22B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胡喜舟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浓度 矿浆 搅拌 浸出 过程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粗颗粒高浓度矿浆搅拌浸出过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浸出分段并预设各阶段的浸出时间;设定不同阶段的控制目标值;配置各阶段相应的参比液;进行参数测定;将测定参数反馈至控制中心,实现物料自动加入,定时进行参数控制及检测装置校准;进行阶段浸出;浸出结束后,浸出矿浆经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渣及浸出液。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精准控制浸出过程的参数,可以有效提高目的矿物浸出率、抑制杂质元素溶出,降低浸出过程的试剂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粗颗粒高浓度矿浆搅拌浸出过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矿石搅拌浸出一般需要将矿石磨细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矿浆后,加入酸、碱或盐等进行浸出。在酸法浸出时,一般一次性加入所需酸及氧化剂等其他助剂,部分矿石浸出过程分段加入酸。矿石中耗酸矿物溶出性能有较大不同,其中易耗酸的矿物有绿泥石、方解石及绢云母等矿物,在较低酸浓度下就会溶出;而辉石、长石和赤铁矿等矿物则需要较高的酸下方会溶解。在酸浸时,为了提高酸的利用率,尽量降低非目标矿物的解离和溶出,需要对浸出过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保证矿石中目的矿物解离需要条件下,尽可能选择粗粒级矿石浸出。一般情况下,搅拌浸出需要将矿石磨细至0.5mm以下,但为了尽可能降低杂质的溶出,会适当提高矿石粒度、增加矿浆浓度。此外,降低浸出过程酸浓度,使其更多的消耗在目标矿物的溶解上,有利于控制浸出过程酸耗。
目前,矿石浸出以控制矿浆初始的酸浓度或氧化还原电位为主,即使采用分段加酸,也是通过初始确定的酸的用量加酸的。但实际生产中,矿石性质并非一成不变,矿石性质的变化,会造成初始确定的酸及氧化剂等用量变化,这就需要控制浸出过程的有效酸浓度及电位等。此外,部分矿石浸出不同阶段用酸需求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浸出初期,需要高酸,浸出后期,需要低酸。而工业上,往往通过在线仪表实现过程参数的精准控制,但是,在搅拌浸出过程,常用的酸浓度计在低酸条件(1~10g/L)受限于检测原理,检测精度下降,误差波动大;矿浆浸出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沉淀且矿石粗颗粒,容易造成探头的污物附着及磨损,工业在线酸度计、pH计、电位计等难以应用,矿浆中粗颗粒含量增加及矿浆浓度增加,磨损加剧,更加无法实现自动控制操作。含粗颗粒的高浓度矿浆浸出过程,往往采用人工取样测定方式,定时补加酸及氧化剂,这就造成浸出过程有效酸浓度控制、电位等关键参数波动,影响目的矿物的浸出,且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含粗颗粒高浓度矿浆搅拌浸出过程中,酸浓度、电位及相关离子浓度控制难以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繁琐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粗颗粒高浓度矿浆搅拌浸出过程控制方法,实现该种体系矿浆浸出过程的酸度分段控制,提高浸出过程有效酸的控制精度。
一种含粗颗粒高浓度矿浆搅拌浸出过程控制方法,包括:
S1:将搅拌浸出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并预设各阶段的浸出时间;
具体地,将搅拌浸出过程按照矿石类型、矿石浸出条件试验确定划分为N个阶段,即第1个阶段、第2个阶段、...、第N个阶段,其中N为自然整数;并预设每个阶段的浸出时间,当当前阶段的浸出时间达到预设的浸出时间时,自动切换到下一阶段的矿石浸出,直至完成所有阶段的矿石浸出。
S2:对每个阶段所需控制的关键参数预设对应的控制目标值;
具体地,每个阶段的浸出矿石所需控制的关键参数有所不同,由此,通过条件试验确定每个阶段的关键参数,并预设关键参数对应的控制目标值。
S3:按照每个阶段的控制目标值配制相应的参比液;参比液用于矫正检测计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高测定参数的精确度,实现精准控制浸出过程的参数。
S4:将检测计以预设间隔时间插入正在进行搅拌浸出的矿浆中,测定关键参数;
具体地,将矿石配成矿浆,进行搅拌浸出,以预设间隔时间插入在线检测计,测定矿浆中的关键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31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