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防治方法及喷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2106.7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解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秀忠 |
主分类号: | A61K9/12 | 分类号: | A61K9/12;A61K31/4184;A61K36/58;A61K36/78;A61P31/14;A61P31/04;A61P31/10;A61P31/12;A61P29/00;A61P37/04;A61P11/00;A61M11/00;A61M15/00;A61M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冠状病毒 防治 方法 喷雾 装置 | ||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喷雾装置将药液喷雾至口腔中,所述药液为阿苯达唑的混合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溶液包括阿苯达唑1-2份、乳糖3-5份、聚乙烯吡络烷酮2-3份、羧甲基淀粉钠3-5份、糖精钠5-6份、硬脂酸镁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4份、苦谏皮3-8份、雷丸4-5份、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6份和水30-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药液包括阿苯达唑1.5份、乳糖4份、聚乙烯吡络烷酮2.5份、羧甲基淀粉钠4份、糖精钠5.5份、硬脂酸镁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份、苦谏皮6份、雷丸4.5份、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5份和水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药液的具体制备方式如下:按重量称取将阿苯达唑1.5份、乳糖4份、聚乙烯吡络烷酮2.5份、羧甲基淀粉钠4份、糖精钠5.5份、硬脂酸镁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份、苦谏皮6份、雷丸4.5份、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5份,并将其放置在研磨设备中进行多次研磨细化,然后将多次细化后得到的药粉加入至水中搅拌混合后形成药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喷雾装置包括外壳、盖子和药液瓶,盖子可拆卸设置在外壳上,外壳内部具有一容纳区域,所述药液瓶可拆卸安装在容纳区域内;其中,外壳顶部设置有喷药口,盖子可拆卸设置在喷药口上,外壳内部设置有连接筒,连接筒侧壁设置有喷嘴;药液瓶安装在容纳区域内部后,药液瓶的出液端与连接筒配合,所述药液瓶为按压式高压药液瓶;
使用时,将药液瓶安装在容纳区域内,然后使得药液瓶的出液端与连接筒配合,实现药液瓶与外壳的连接,按动外壳或者药液瓶时使得药液瓶中的药液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从药液瓶的出液端喷出,并在喷嘴处形成喷雾后进入患者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壳侧壁设置有支撑筋条,支撑筋条用于与药液瓶的侧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盖子与外壳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筒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药液瓶的出液端侧壁紧密接触的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筒设置有用于对药液瓶的出液端进行导向的导向斜面。
10.一种药液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盖子和药液瓶,盖子可拆卸设置在外壳上,外壳内部具有一容纳区域,所述药液瓶可拆卸安装在容纳区域内;其中,外壳顶部设置有喷药口,盖子可拆卸设置在喷药口上,外壳内部设置有连接筒,连接筒侧壁设置有喷嘴;药液瓶安装在容纳区域内部后,药液瓶的出液端与连接筒配合,所述药液瓶为按压式高压药液瓶;
使用时,将药液瓶安装在容纳区域内,然后使得药液瓶的出液端与连接筒配合,实现药液瓶与外壳的连接,按动外壳或者药液瓶时使得药液瓶中的药液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从药液瓶的出液端喷出,并在喷嘴处形成喷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秀忠,未经解秀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21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