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辣木产量的生长调节剂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662445.7 申请日: 2022-12-23
公开(公告)号: CN116171992A 公开(公告)日: 2023-05-30
发明(设计)人: 邓红山;韩学琴;金杰;罗会英;廖承飞;普天磊;杨龙;范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37/12 分类号: A01N37/12;A01N37/40;A01N37/44;A01N59/14;A01N59/26;A01P21/00;A01G17/00;A01G7/06
代理公司: 北京腾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代理人: 王清娟
地址: 651399 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提高 产量 生长 调节剂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农作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提高辣木产量的生长调节剂及应用,包括以下成分:胺鲜酯10~18mg/L、水杨酸20mg/L、磷酸二氢钾400~500mg/L,硼酸3~3.5mg/L,EDTA‑Mn25.0~30.0mg/L,EDTA‑Zn 3.5~4.0mg/L、EDTA‑Fe 1.0~1.5g/L、EDTA‑Mo1.5~2.2mg/L、EDTA‑MgNa210.0~15.0mg/L,本发明通过选取和搭配有效的植物生长促进剂胺鲜酯,再配置部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极大的促进了辣木的光合作用,增强植物对水、肥的吸收,显著的提升了辣木嫩叶和嫩梢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辣木产量的生长调节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又称鼓槌树、奇迹树、牛奶树等,为辣木科辣木属热带落叶乔木,是热带、亚热带一种新兴的多功能植物,原产于印度和非洲,主要分布在肯尼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古巴、坦桑尼亚等国家,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等地。辣木喜光照,主根很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35℃,耐高温、耐贫瘠、速生,适应性较强。

辣木主要以嫩枝、叶、花、嫩豆荚和种仁为收获物供人们利用,其营养价值丰富。叶片及嫩梢中营养丰富而全面,VC是柑桔的6倍,维生素A是胡萝卜的4倍,钙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是牛奶的4倍和2倍,钾含量是香蕉的10倍,铁是菠菜的4倍,锌、镁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蔬菜、水果等。从广泛的实际应用到近期的研究结果已证实,辣木是目前已发现较好的植物蛋白、维生素A、叶酸、泛酸、钙、铁等营养素的来源,它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能量,减少患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病的危险。辣木叶富含营养,对于现代越来越注重健康的人们来说,辣木叶产品将会有广阔的市场。

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4年从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引入印度传统种的改良种PKM1——生长快速、嫩梢口感较鲜嫩的辣木品种进行试种。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种植一年的辣木种子结实率较低、产量较低,因此,在湿热河谷地区以生产鲜叶、嫩梢为主,辣木生长迅速,当年栽种即可进行嫩梢采收,而且辣木叶梢营养丰富,以叶梢作为一种时新蔬菜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但在大棚栽培过程中,出现辣木植株生长快,养分消耗高,反复采摘会导致植株抽梢率降低,特别是定植一年后的辣木经过快速的生长和多次的采摘,会消耗树体内大量的的营养物质,需要及时补充,才能避免鲜叶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为此需要采取适当的调控手段,以保证辣木鲜叶的高产稳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长调节剂,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辣木产量的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成分:胺鲜酯10~18mg/L、水杨酸20mg/L、磷酸二氢钾400~500mg/L,硼酸3~3.5mg/L,EDTA-Mn25.0~30.0mg/L,EDTA-Zn3.5~4.0mg/L、EDTA-Fe 1.0~1.5g/L、EDTA-Mo1.5~2.2mg/L、EDTA-MgNa210.0~15.0mg/L。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该提高辣木产量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当年3月-10月每次辣木嫩梢采摘后7-10天内,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用一次。

进一步的,使用时以质量百分比计添加1%吐温80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洒。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剂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胺鲜酯用95%乙醇溶解后加水稀释配制成高浓度母液备用;

S2:分别将取相应的磷酸二氢钾、硼酸、EDTA-Mn、EDTA-Zn、EDTA-Fe、EDTA-Mo、EDTA-MgNa2加水溶解后,加入溶解的三十烷醇,配置成相应的使用浓度,再加入1%吐温80混合均匀,配置后,一周内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2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