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线路杆塔的灌注桩防腐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46874.5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1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树林;罗士军;行保卫;刘凯;李炳桥;汪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扎兰屯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6;E02D5/60;E02D27/12;E02D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华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0 | 代理人: | 陈晶晶 |
地址: | 021008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杆塔 灌注 防腐 基础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输电线路杆塔的灌注桩防腐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到灌注桩技术领域,包括水泥柱,所述水泥柱的顶部浇筑有锥台,所述锥台的顶部浇筑有基台,所述基台的顶部开设有三个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贯穿锥台与水泥柱的探测孔,三个所述探测孔的内部均设置有空心管。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防护框架与骨架组件作为灌注桩的骨架能够增加整体灌注桩的承受力与整体强度,因为骨架组件与防护框架的特殊结构相结合将整个灌注桩分了三层不同的结构,骨架组件为灌注桩的中心支柱,而防护框架与骨架组件结合分布在中心支柱的外部来增加整个灌注桩的强度,防护框架与防护框架外表面的水泥层则是防腐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注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输电线路杆塔的灌注桩防腐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一种深基础型式,其具有适应性强、成本适中、后期质量稳定以及承载力大等优点,近年来在电网建设行业也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18)的相关规定,当腐蚀等级为强时,不宜采用灌注桩,而《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DL/T5219-2014)中规定,在采取有效隔离、有效防水的措施下,强腐蚀地区可以采用灌注桩基础。
但因为强腐蚀地区的线路途径与地域的差别较大,经常采用包裹体灌注桩和涂层灌注桩,而两种灌注桩的差异较大包裹体灌注桩主要是在灌注混凝土之前插入防腐包裹体,然后向包裹体内灌注混凝土,而且因为灌注桩采用的是深基础型式在向包裹体内灌注时包裹体的底部承受的压力最大,并且凝结的混凝土随着外部的温度热胀冷缩会对包裹体造成较大的冲击力导致包裹体破损无法达到防腐蚀的效果,而涂层灌注桩则是实现制作好灌注桩然后插入到地面,而在插入的过程中底部的涂层会因压力和摩擦力过大受损,因此,本申请提供了输电线路杆塔的灌注桩防腐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输电线路杆塔的灌注桩防腐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输电线路杆塔的灌注桩防腐基础,包括水泥柱,所述水泥柱的顶部浇筑有锥台,所述锥台的顶部浇筑有基台,所述基台的顶部开设有三个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贯穿锥台与水泥柱的探测孔,三个所述探测孔的内部均设置有空心管;
所述水泥柱、锥台和基台的内部均设置有防护框架和骨架组件,所述防护框架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套设在骨架组件的外表面,所述空心管位于骨架组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骨架组件包括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钢筋,若干个所述钢筋的外表面共同设置有箍圈,若干个所述钢筋的外表面上部共同套设有扎圈,所述扎圈、钢筋和箍圈均设置在水泥柱和锥台的内部,所述钢筋的上部呈四十五度弧角形状,且钢筋的顶部位于基台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架包括设置在水泥柱内部的蒙皮,所述蒙皮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呈等距分别的凸环,所述蒙皮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栓;
所述蒙皮呈半圆弧形状,且蒙皮的表面开设有V形槽,所述蒙皮的外表面且位于V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弧板,所述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钢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蒙皮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字母“X”形分布,且支撑架与钢筋相接触。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的灌注桩防腐基础施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输电线路杆塔的整体布局规划选择基桩的施工位置,然后平整场地清除地面的障碍物修出打桩机桩位的便道,安装供水管路与供电线路,根据设计图纸设置桩基和轴线;
步骤二、根据地形可选择冲击钻机或旋转钻机成孔灌注桩,在灌注桩冲孔之前应当制作好灌注桩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扎兰屯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扎兰屯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6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