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血小板/脾脏长径比值的预测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645117.6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5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云;周冬冬;刘晓利;姜婷婷;闫慧文;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李琰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血小板 脾脏 长径 比值 预测 手术 治疗 原发性 肝癌 患者 预后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血小板/脾脏长径比值的用于预测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系统1或系统2;所述预后是指患者确诊原发性肝癌后1年生存概率和/或3年生存概率;所述系统1或系统2包括数据收集模块和计算1年生存概率和/或3年生存概率的模块,其中系统1的计算模块基于建立的可视化Nomogram1模型,系统2的计算模块基于建立的可视化Nomogram2模型,分别对显著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进行赋分并计算总得分。在两种模型中,血小板/脾脏长径比值≥909得分均为0,血小板/脾脏长径比值<909得分均为100。本发明构建的预测模型优于经典预测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基于血小板/脾脏长径比值的预测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最新的2021年全球癌症统计,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死亡率居全球癌症的第四位。每年全球HCC的新增病例约90.6万人,而死亡病例数约有80.3万人。而我国HCC的死亡人数占到全球死亡总数的一半(Torre LA,等.Global cancerstatistics[J],2012.CA Cancer J Clin.2015,65(2):87-108)。手术虽然是治疗HCC的有效手段,但是相当大一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丧失了手术机会,只能采用非手术治疗。预测非手术HCC患者的预后并对其进行风险分级,早期干预患者的治疗是提高非手术HCC患者生存的有效策略。当前HCC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主要包括Okuda、TNM、BCLC、Child和CLIP等。这些预后模型的预测指标主要集中在肿瘤负荷、肝脏功能和生活状态等。同时,这些经典模型构建时间较早,模型包含的预测因素较为单一,对某些特定人群的预测效果不详(周冬冬,等.常见肝癌预后预测模型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4):1281-1286.)。所以有必要应用新方法筛选出较为全面的预后预测因素,并构建简单可视化的预后预测模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主要基于血小板/脾脏长径比值的预测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系统。本发明的系统在预测患者3年生存率的准确性上优于现有的模型和系统,从而为临床治疗手段和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和支持。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主要基于血小板/脾脏长径比值的用于预测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系统1;所述预后是指患者确诊原发性肝癌后1年生存概率和/或3年生存概率;所述系统1包括:
数据收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患者的血小板/脾脏长径比值、治疗手段、腹水、门脉癌栓、肝内肿瘤个数、最大肿瘤直径、红细胞计数、总胆红素水平、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和胆碱酯酶水平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5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