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管自动化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41498.0 | 申请日: | 2022-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2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木林森;刘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德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白玉蝶 |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焊管自动化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正面设有分配机构,所述分配机构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密封套管。本发明通过利用密封套套接在焊管的端面,并依靠气泵配合控制机构首先位于焊管中夹紧机构的动作,从内部实现焊管的固定,且再次利用气泵的供气在夹紧后配合控制机构将气体通入到螺纹套接在密封套背面处的密封环中的气囊圈中,利用弹性气囊圈的充气膨胀,从外侧实现焊管的加强密封,且结合在密封套端面处安装的压力表,在保证良好密封固定条件下,将检测空气通入到焊管中,并利用压力表的数值变化判断焊管的实际气密性,大大提高了焊管的气密性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实际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焊管自动化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钢管也称焊管,是用钢板或带钢经过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的钢管,一般定尺6米。焊接钢管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品种规格多,设备投资少,但一般强度低于无缝钢管,针对焊接成型的焊管,为了检测焊接后的质量,通常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
现有技术中的焊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将焊管两端进行套接密封,并在密封后通过将焊管置于水池中,配合密封套对焊管内部通气,观察水池有无气泡进行焊管气密性检测,实际在检测过程中,一方面受到焊管端面的密封性影响,在密封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难以实现精确的气密性检测,此外,将焊管置于水池中等操作较为麻烦,需要额外进行被测焊管的下水操作,实际检测操作麻烦,检测效率低下的,使用效果不佳。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焊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在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针对焊管与密封套的套接安装,由于被测焊管本身不便进行螺纹设置,针对焊管的套接固定,难以实际便捷的安装操作,通常需要额外设备复杂的夹紧固定装置,从焊管端面进行密封套的固定安装,实际针对焊管的套接固定操作时,耗费时间较多,固定操作麻烦,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管自动化气密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管自动化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正面设有分配机构,所述分配机构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正面固定连通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表面固定套接有压力表,所述密封套的正面固定连通有控制机构,所述密封套的背面螺纹套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表面固定套接有气囊圈,所述密封套的内表面固定连通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侧面开设有侧孔,所述安装框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夹紧机构,所述密封环与控制机构之间固定连通有曲管,所述密封套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控制机构之间固定连通有气管,所述密封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密封套之间套设有焊管。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框、活动环、连接板、螺纹杆和螺纹孔,所述控制框固定连接在密封套的正面上,所述活动环活动套接在控制框的内表面中,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活动环的内表面上,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控制框的正面上,所述螺纹杆螺纹套接在螺纹孔的内表面中,所述螺纹杆的内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侧管、套杆、夹紧板和活动塞,所述侧管固定连通在安装框的侧面上且与侧孔相连通,所述套杆活动套接在侧管的内部,所述夹紧板和活动塞分别固定连接在套杆的外端和内端。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的正面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外两端分别与安装框和控制框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的背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表面与密封环螺纹套接,所述密封环的内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内表面与气囊圈固定套接,所述密封环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外两端分别与气囊圈和曲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侧孔的内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塞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德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德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1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幕色温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多任务低延时数据记录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