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创伤修复的细菌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41169.6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7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龚奕;陈锐;杨雨露;杨维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40;A61L15/32;A61L15/44;A61L1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刘方正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创伤 修复 细菌 纤维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肤创伤修复的细菌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该纤维素膜包括BC水凝胶、PRP、氯化钙溶液和牛凝血酶,其中,BC水凝胶、PRP、氯化钙溶液和牛凝血酶的体积比为(0.5‑1.5):(0.5‑1.5):1:1;PRP中含有多种生长因子,能有效提高创面修复速度,为修复细胞提供良好的支架,可刺激软组织再生,促进伤口早期闭合和防止感染。本申请中的制备方法包括BC水凝胶制备和PRP制备等步骤,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所得细菌纤维素膜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修复皮肤创伤过程中操作复杂、以及修复后皮肤塑性和质感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皮肤创伤修复的细菌纤维素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人的机体在受到创伤后会导致皮肤破损,而皮肤破损后会导致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进而造成人体失血过多甚至导致创伤感染,从而影响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皮肤创伤的愈合能力降低。
而现目前针对此种较难经过自身愈合而恢复的皮肤创伤,常常采用创面上药、清创和创面缝合的物理化学双管齐下的操作来治愈创伤,然而在针对创口较深的情况时,由于使用该方法需要在治疗过程中频繁换药,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在换药的过程中由于伤口较深,若操作不当容易造成伤者的创伤受到二次伤害;且采用物理缝合后会导致患者周边的皮肤也受损,并导致在缝合处结痂,从而影响皮肤的塑性和质感,导致创伤部位的皮肤品质较差,进而影响美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创伤修复的细菌纤维素膜,其主要解决了现目前因创面的生长因子合成减少、降解和失活增加导致损伤难以愈合的技术问题,且自体PRP无排斥反应。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创伤修复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BC水凝胶的制备、PRP的制备以及组分混合等步骤,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本发明中的PRP制备方法如下:使用血液成分分离机,采用一次性全封闭管道套件进行自体外周血成分单采,即得到PRP,将采集所得PRP进行分装,然后梯度冻存在-85°冰箱备用;成分血单采采用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特点是:1)在全封闭状态下采集PRP,污染机会极低;2)PRP中血小板浓度、纯度高,红细胞和白细胞混入率极低;3)受治疗的患者自体血液损失少;4)PRP采集时间相对较短;5)实现PRP1次采集多次使用。即在本申请中一次采集量可供多次治疗,且采用完全封闭的管道系统,从根源上杜绝血液污染,减少患者风险及治疗费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创伤修复的细菌纤维素膜在制备用于皮肤创伤修复、皮肤塑性和润滑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1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