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光光纤带、其制备方法、光器件以及带缆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635720.6 申请日: 2022-12-19
公开(公告)号: CN115980948A 公开(公告)日: 2023-04-18
发明(设计)人: 刘晶琛;石康;陈永康;刘喆驰;孟泉;阎浩;刘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2B6/44 分类号: G02B6/44;B05D3/06;C09D163/10;C09D5/33
代理公司: 武汉臻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3 代理人: 胡星驰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反光 光纤 制备 方法 器件 以及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光光纤带、其制备方法、光器件以及带缆。光纤带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光纤,包覆在光纤表面的并带树脂,以及与所述并带树脂镶嵌结合的反光层;所述反光层沿光纤带轴向延伸;所述反光层为含有反光剂的UV固化树脂固化形成,所述反光剂的含量在2~10wt%,反光层厚度在10~20um。本发明提供的反光光纤带可以对光进行反射,在铺设及应用环境弱照明条件下,通过其反射特性,提高可辨识度,而无需依赖完全黑暗环境或短暂余晖,便可实现对光纤带进行快速的定位。本发明提供的反光光纤带的制备方法,不仅可牢固的结合反光层和并带树脂层,并且二次涂敷和固化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反光剂对于固化效率和固化质量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光光纤带、其制备方法、光器件以及带缆。

背景技术

光纤通讯因其通信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当今主要的通信方式之一。随着多年的发展,光纤已经逐步走进千家万户,以光纤作为核心部件之一的集成光器件,全光网络,安防监控,光学成像等在通讯,医学,国防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接续效率高,光纤密度高光纤带为核心的光缆,光器件等被运用于大型数据中心,地铁隧道及高层楼宇等场所的综合布线。因为这部分位置普遍存在铺设及应用时环境光线差的问题,往往会影响熔接效率及后续保养维护及抢修工作。因此光缆尤其是带缆的可辨识度,一直是行业内渴望提高的性能。

中国专利文献CN206649195U提供改了一种阻燃荧光光缆,通过在光缆外表面设置荧光色条,利用荧光余晖,有效提高了光缆的可辨识度。荧光材料一般是通过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后将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出,从而实现发光的效果。该类荧光材料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余晖持续时间有限,发光亮度随时间衰减且激发光源强度会影响荧光发光特性等特点。一旦光纤带使用场所光照情况较差,吸收到的光能有限,会直接影响光纤带在该场景下的识别效果。另外也有应用反光原理、以及结合发光和反光原理来提高光缆可辨识度的技术,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7728273A。

现有技术皆是提高光缆外护套的可辨识度,然而相对而言,外护套的可辨识度明显强于光纤带,真正影响熔接效率及后续保养维护及抢修工作效率的,是光纤带的可辨识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光光纤带、其制备方法、光器件以及带缆,其目的在于通过在光纤带外侧牢固附着反光层,从而使得光纤带整体或部分光泽度表现突出,而在照明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提高可辨识度,由此解决现有的带缆在应用于器件或高密度光缆时,辨识度不高,不利于提高熔接效率、以及保养维护工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光光纤带,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光纤,包覆在光纤表面的并带树脂,以及与所述并带树脂镶嵌结合的反光层;所述反光层沿光纤带轴向延伸;

所述反光层为含有反光剂的UV固化树脂固化形成,所述反光剂的含量在2~10wt%,反光层厚度在10~20um。

优选地,所述反光光纤带,其所述反光层基质树脂采用并带树脂同类型树脂,树脂固化度在80%~95%之间。

优选地,所述反光光纤带,其所述反光层为外侧包裹的结构或光条的结构;

所述反光层为反光条结构时其宽度为光纤带宽度的30%至60%。

优选地,所述反光光纤带,其所述反光剂为绢云母粉,粒径优选在1~5um。

优选地,所述反光光纤带,其所述含有反光剂的UV固化树脂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优选还含有0.5~1wt.%的分散剂、颜料0~0.5wt.%、和/或0.3~1.5wt.%的助剂;

所述分散剂为铵盐、改性三甲氧基硅烷、聚酰胺、聚二醇醚、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助剂包括消泡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5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