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带材的制备方法及铝合金带材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5045.7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孔军;黄媚;章国华;林圣;肖自飞;陈祚启;陈登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杰铝业有限公司;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6 | 分类号: | B21B1/26;B21B1/28;B21B3/00;B21B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君信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6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3112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带材的制备方法及铝合金带材,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铸锭;步骤S2、对所述铸锭进行热连轧,得到厚度为5mm的热轧坯料;步骤S3、对所述热轧坯料进行冷轧,得到厚度为0.8mm的铝卷;其中,所述冷轧的轧制依次包括第一轧制道次、第二轧制道次、第三轧制道次、第四轧制道次以及第五轧制道次;步骤S4,对所述铝卷进行精整,得到厚度为0.8mm的铝合金带材。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铝合金带材的表面光泽度均匀且可控,后续无需进行打磨,从而降低了其生产成本,提高了其生产效率,且使制备工艺更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带材的制备方法及铝合金带材。
【背景技术】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和发展,将带动新能源时代各类汽车电池、车身轻量化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在汽车轻量化的材料中,铝合金材料的综合性价比高于钢、镁、塑料和复合材料,无论在应用技术、操作安全和回收利用方面都具有比较大优势。但部分汽车用料对于铝合金表面的光泽度具有一定的要求。
提升铝合金表面的光泽度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机械抛光、化学抛光或电化学抛光等打磨工艺进行改善,采用这些方式改善铝合金表面的光泽度,不仅需要单独的设备,还需要人工辅助操作,导致了其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且工艺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带材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铝合金改善表面光泽度的方法,导致其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且工艺繁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带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铸锭;
步骤S2、对所述铸锭进行热连轧,得到厚度为5mm的热轧坯料;其中,所述热连轧的轧制过程中使轧辊的粘铝层厚度为11~15μm;
步骤S3、对所述热轧坯料进行冷轧,得到厚度为0.8mm的铝卷;其中,所述冷轧的轧制道次依次包括第一轧制道次、第二轧制道次、第三轧制道次、第四轧制道次以及第五轧制道次;
所述第一轧制道次:将厚度为5mm的所述热轧坯料轧制成厚度为3.2mm的铝卷一道热轧坯料,轧制速度为100~200m/min,轧辊的粗糙度为Ra=0.4±0.02μm、Rz=3.2±0.2μm、RPc=180~200,轧辊的轧制道次大于5道;
所述第二轧制道次:将厚度为3.2mm的所述一道热轧坯料轧制成厚度为2.1mm的二道热轧坯料,轧制速度为300~400m/min,轧辊的粗糙度为Ra=0.32±0.02μm、Rz=2.56±0.2μm、RPc=160~180,轧辊的轧制道次大于5道;
所述第三轧制道次:将厚度为2.1mm的所述二道热轧坯料轧制成厚度为1.42mm的三道热轧坯料,轧制速度为400~500m/min,轧辊的粗糙度为Ra=0.28±0.01μm、Rz=2.24±0.1μm、RPc=150~160,轧辊的轧制道次大于5道;
所述第四轧制道次:将厚度为1.42mm的所述三道热轧坯料轧制成厚度为0.95mm的四道热轧坯料,轧制速度为400~500m/min,轧辊的粗糙度为Ra=0.28±0.01μm、Rz=2.24±0.1μm、RPc=140~150,轧辊的轧制道次大于16道;
所述第五轧制道次:将厚度为0.95mm的所述四道热轧坯料轧制成厚度为0.8mm的所述铝卷,轧制速度为300~400m/min,轧辊的粗糙度为Ra=0.28±0.01μm、Rz=2.24±0.1μm、RPc=130~140,轧辊的轧制道次大于16道;
步骤S4,对所述铝卷进行精整,得到厚度为0.8mm的铝合金带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杰铝业有限公司;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杰铝业有限公司;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5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