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热膨胀系数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及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3115.5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0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南;黄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8G73/10;B32B15/20;B32B27/28;B32B15/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热 膨胀系数 聚酰亚胺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热膨胀系数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二胺、二酐、极性非质子溶剂,二胺、二酐的摩尔比为1:(0.95~1.05);氮气保护下向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加入二胺;S2:依次二胺溶液中加入二酐和封端剂,控温缩聚反应,控制反应体系粘度为15万~22万mPa·s,过滤得聚酰氨酸溶液;S3:将聚酰氨酸溶液刮涂于基材,经升温保温亚胺化处理烘干成膜,得低热膨胀系数聚酰亚胺薄膜成品;二胺的主要组成为对苯二胺和二氨基苯酰替苯胺,二酐的主要组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所得薄膜具有与铜箔相近的热膨胀系数和较高的拉伸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聚酰亚胺薄膜、包含该聚酰亚胺薄膜的覆铜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生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热膨胀系数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及薄膜。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R-CO-)的一类聚合物,其电气性能、耐高温性能、耐化学性能和高强韧的巧妙组合,成为柔性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材料。在包含覆铜板的印刷电路板、感光胶片、太阳能电池板、显示器面板等产品中,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仅影响使用性能,还是结构设计、工艺研究的关键参数。
随着集成电路(IC)向微细化和高速高频化方向发展,对覆晶薄膜封装用无胶柔性覆铜板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聚酰亚胺(PI)薄膜必须具有高模量、合适的热膨胀系数、低吸湿膨胀性和良好的介电特性。因此,开发与铜箔的热膨胀系数相适应且产业化程度高的聚酰亚胺薄膜,是聚酰亚胺研发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低热膨胀系数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所得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与铜箔相近的热膨胀系数和较高的拉伸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热膨胀系数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二胺和二酐完全反应后体系固含量15%~20%配置二胺、二酐、极性非质子溶剂,二胺、二酐的摩尔比为1:(0.95~1.05);氮气保护下向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加入二胺;
S2:依次二胺溶液中加入二酐和封端剂,控温缩聚反应,控制反应体系粘度为15万~22万mPa·s,过滤得聚酰氨酸溶液;
S3:将聚酰氨酸溶液刮涂于基材,经升温保温亚胺化处理烘干成膜,得低热膨胀系数聚酰亚胺薄膜成品;
所述二胺的主要组成为对苯二胺和二氨基苯酰替苯胺,所述二酐的主要组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
二胺、二酐优选的摩尔比为1:1。进一步的,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以二胺摩尔总数为100%计,对苯二胺的摩尔百分比为60%~86%,二氨基苯酰替苯胺的摩尔百分比为14%~40%。进一步的,二胺由对苯二胺和二氨基苯酰替苯胺组合而成,其中对苯二胺的摩尔百分比为75%~86%,二氨基苯酰替苯胺的摩尔百分比为14%~25%。更进一步的,对苯二胺的摩尔百分比为78%~83%,二氨基苯酰替苯胺的摩尔百分比为17%~22%。再进一步的,对苯二胺的摩尔百分比为80%,二氨基苯酰替苯胺的摩尔百分比为2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二氨基苯酰替苯胺为选自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和3',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为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封端剂为苯乙炔基苯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封端剂与二胺的摩尔比为(0.03~0.1):1进一步的,封端剂与二胺的摩尔比为(0.05~0.1):1。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2中控温缩聚反应温度为不大于15℃,进一步的,控温缩聚反应在冰水浴条件下进行。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亚胺化处理采用阶梯升温,所述阶梯升温的温度范围为170~390℃,亚胺化处理时长为7~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3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