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微珠密封胶囊型车身反光标识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0387.X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8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陶磊;刘人铭;戴璐;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惠铭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3/16 | 分类号: | G09F13/16;G02B5/128;G02B5/124;G02B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智联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35 | 代理人: | 施国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密封 胶囊 车身 反光 标识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微珠密封胶囊型车身反光标识及其加工工艺,包括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反射镀层,且环氧树脂与金属反射镀层之间设置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空气层,环氧树脂的顶部粘接有呈等距离结构处于空气层内部的立方晶体式玻璃微珠,且金属反射镀层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离型层,离型层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背纸,且环氧树脂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丙烯酸保护膜。本发明采用的立方晶体式玻璃微珠在保持正面亮度大、远距离容易发现的同时,提高了入射角和观测角下的反光亮度,而选用丙烯酸保护膜作为反光标识的基材面,使得反光标识具有更好的耐候性能、防腐性能和耐磨性能,有效的延长了反光标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光标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微珠密封胶囊型车身反光标识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反光标志是指用反光材料制成的道路交通标志,夜间行车,在路灯或汽车前照灯照射下,能显示标志的图形或文字,便于识别与安全行车,反光材料有反光漆(在油漆中掺人细小玻璃珠,涂于标志或标线)和反光薄膜(用细小玻璃珠制成的贴片,贴于标示上)以及反光钮(用玻璃或塑料制成,镶在金属器中,作为突起路标)。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9709635B,授权公告日为2021-01-01的一种全棱镜反光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涉及反光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全棱镜反光材料,包括基材、复合胶层、镀层、聚焦层、全棱镜层、面层、膜保护层,对复合胶层、镀层、聚焦层、面层材料的进行加工制备,然后通过涂布、制作全棱镜、镀层、上胶、复合等工艺加工,得到全棱镜反光材料成品。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847131A,授权公告日为2017-06-13的一种新型反光标识及制作工艺,包括PMMA材料抗紫外线保护层、可数字打印标识层、微棱镜基体层、微棱镜空气胶囊层、支撑背膜、压敏胶和底纸层共七层;包括了新型反光标识结构,反光标识制作方法,生产加工工艺;解决了反光标识的生产工序繁琐,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低、材料成本高,耐候性不强,不能够连续生产的问题;可广泛的应用于道路交通标识、工矿企业标识、城市导视标识、商业标识、旅游景点标识等各种不同的标识,其户外实用性、耐候性更强,生产成本低。
密封胶囊型反光膜应用于交通标识牌、防撞桶等平面或弯折曲率较大的场合,密封胶囊型反光标识的反光效果并不理想,且反光标识的耐候性、防腐性和耐磨性差,缩减了反光标识的使用寿命,从而限制了密封胶囊型反光膜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微珠密封胶囊型车身反光标识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微珠密封胶囊型车身反光标识,包括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反射镀层,且环氧树脂与金属反射镀层之间设置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空气层,所述环氧树脂的顶部粘接有呈等距离结构处于空气层内部的立方晶体式玻璃微珠,且金属反射镀层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离型层,所述离型层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背纸,且环氧树脂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丙烯酸保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层为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共聚酰胺、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聚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玻璃微珠密封胶囊型车身反光标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丙烯酸保护膜作为反光标识的基材面,然后在丙烯酸保护膜的下表面涂布一层环氧树脂送入烘烤炉烘烤5-10min,在环氧树脂形成透明树脂层后取出;
S2.然后将立方晶体式玻璃微珠通过高压气流植在上述透明树脂里,再利用橡胶压辊进行辊压,使立方晶体式玻璃微珠嵌入透明树脂中,随后将嵌入立方晶体式玻璃微珠的上述透明树脂再次放入烘烤炉烘烤2-8min进行干燥,烘烤温度为50-80°C。
S3.在透明树脂远离丙烯酸保护膜的另一侧涂布金属反射镀层,金属反射镀层的厚度为6-18μm;
S4.再在金属反射镀层远离透明树脂的另一侧涂布有离型层,离型层的下表面覆盖一层背纸,即得反光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惠铭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淮安惠铭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0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