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数据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0640.3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熊金芬;王健;徐锐;吴保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30;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10003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验证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非易失性 存储 介质 | ||
1.一种云数据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标签集合,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数据标签集合上传至云服务器,其中,所述数据标签集合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加密保护;
发送挑战请求至所述云服务器,并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响应所述挑战请求后依据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数据标签集合所返回的审计证据,其中,所述挑战请求用于验证所述云服务器中所述目标数据的完整性,所述审计证据为所述云服务器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数据完整性的数据;
依据所述审计证据,对所述云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完整性进行验证;
在所述目标数据的完整性验证未通过的情况下,预测用于破坏所述目标数据的完整性的攻击的攻击类型,并依据预测出的所述攻击类型发送对应的告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数据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攻击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攻击类型、第二攻击类型和第三攻击类型,其中,所述第一攻击类型为通过伪造所述目标数据中部分数据来破坏数据完整性的攻击方式,所述第二攻击类型为通过替换所述目标数据中部分数据来破坏数据完整性的攻击方式,所述第三攻击类型为重复使用所述目标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来生成所述审计证据的攻击方式;预测用于破坏所述目标数据的完整性的攻击的攻击类型包括:
确定目标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目标关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审计证据与所述攻击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依据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和所述审计证据,计算用于破坏所述审计证据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的完整性的攻击为各个所述攻击类型的目标概率;
确定所述目标概率最大的攻击类型为所述攻击的所述攻击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数据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关联关系包括:
基于训练样本数据,通过计算在假设不同所述审计证据的条件下,所述攻击为各个所述攻击类型的后验概率值对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目标关联关系,其中,所述训练样本数据中包含历史审计证据及各个所述历史审计证据所对应的攻击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数据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标签集合包括:
将所述目标数据划分为多个数据块,并通过哈希函数为每一个所述数据块生成对应的哈希值;
基于预设椭圆曲线生成公钥和私钥;
依据所述哈希值和所述私钥,为每一个所述数据块生成对应的数据标签,得到所述数据标签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云数据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椭圆曲线生成公钥和私钥包括:
生成一个随机数,并将所述随机数确定为所述私钥;
确定第一加法循环群和第二加法循环群,其中,所述第一加法循环群和所述第二加法循环群均为所述预设椭圆曲线上阶数为预设阶数的加法循环群,且所述第一加法循环群和所述第二加法循环群满足预设双线性映射关系;
通过所述第一加法循环群生成第一生成元,并通过所述第二加法循环群生成第二生成元;
依据所述第一生成元、所述第二生成元及所述私钥,生成所述公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数据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战请求用于对所述云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目标数据中的随机数量个数据块进行数据完整性的验证;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响应所述挑战请求后依据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数据标签集合所返回的审计证据包括:
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响应所述挑战请求所返回的所述审计证据,其中,所述审计证据为所述云服务器依据所述挑战请求中计划验证的所述目标数据中的随机数量个数据块、与所述数据块对应的所述数据标签以及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公钥进行计算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06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