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干细胞因子的制剂及其治疗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13805.4 | 申请日: | 2022-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3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丽;裘涛;刘洋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铧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6/40 | 分类号: | C07K16/40;A61K39/395;A61K38/19;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付翔 |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干细胞 因子 制剂 及其 治疗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含有干细胞因子的制剂及其治疗用途。本发明以MMP‑2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制备获得了特异性的针对MMP‑2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能够有效的抑制MMP‑2的表达且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效果持续增强。干细胞因子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将其与MMP‑2单克隆抗体一起在合适的时间内添加使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以及减少疤痕的生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领域,具体的涉及含有干细胞因子的制剂及其治疗用途。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功能细胞。而干细胞因子是指可靶向调控干细胞的干性维持、定向分化等特性的重要因子,以及由不同的干细胞或基质细胞产生的在干细胞治疗中对其修复损伤具有关键作用的活性因子。干细胞因子可以是转录因子、生长因子,也可以是某些分化抑制因子及趋化因子等因子。
创面愈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该过程通过细胞因子的高度协调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来修复受损组织。细胞因子的协调不良或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创面愈合“失控”,在临床上表现为创面难愈。近年来应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研究已有报道,相关动物实验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创面愈合能力。研究发现,通过皮下注射结合局部涂抹缺氧条件下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0倍上清浓缩液的方式治疗小鼠全层皮肤创面,在给予治疗的第3,7,10,14天测量伤口大小,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治疗组较纤维母细胞上清液治疗组有10%的创面愈合度提高,且愈合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与局部涂抹相近年来应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研究已有报道,相关动物实验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创面愈合能力。通过皮下注射结合局部涂抹缺氧条件下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0倍上清浓缩液的方式治疗小鼠全层皮肤创面,在给予治疗的第3,7,10,14天测量伤口大小,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治疗组较纤维母细胞上清液治疗组有10%的创面愈合度提高,且愈合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与局部涂抹相结合的方式应用羊水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浓缩液(5倍浓缩液)对小鼠全层皮肤创面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在治疗的第6天,创面愈合度相比于DEME/F12培养基治疗组有40%的提高。近期研究表明羊膜多能干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大量创面愈合相关因子。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注射羊膜多能干细胞上清液治疗大肠杆菌感染的全层皮肤烧伤大鼠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的第25天,隔周上清液治疗组较感染对照组伤口愈合度有15%的提高,而增加注射频次即隔天注射更可提高20%的伤口愈合度。值得关注的是,国外已有机构正在开展应用人羊膜多能干细胞分泌因子,以皮下注射的方式治疗急性部分皮层烧伤的临床试验。因此,在皮肤创面愈合治疗中,干细胞因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细胞外基质包括各型胶原,蛋白多糖和弹性蛋白,在组织创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由效应细胞分泌参与ECM降解的蛋白酶,影响组织修复、重塑和疤痕形成。其活性受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影响。MMPs过度表达在伤口修复时是不利的,因此,开发抑制MMPs的抑制剂是有必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铧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铧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3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配件自动化切割设备
- 下一篇:车辆动静态智能称重系统及监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