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防火防雨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3383.0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焦金龙;陈增合;马咸军;曹保金;时展鹏;商现伟;李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00;F01N3/06;F01N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佳民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排气 系统 防火 防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防火防雨装置及方法,属于汽车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套管、防雨探测模块、防雨帽、防火探测模块、防火模块、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风向标确定防雨帽的开口方向,并根据雨水传感器和气体流量传感器的检测信息确定防雨帽的开度大小,在保证正常排气的基础上避免雨水进入排气管,提高排气管的使用寿命,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另外,本发明中的控制器根据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驱动第二气缸进行动作,进而带动防火手柄进行动作,防止待排废气中携带的火花误排到可燃气体浓度较高的大气中,避免引起火灾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防火防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排气系统是指收集并且排放发动机工作所排出的废气的系统,一般由排气管、催化转换器、排气温度传感器和汽车消声器等组成,能够使排出的废气污染减小,噪音减小。
同时,随着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石油及天燃气需求也越来越多,随之众多油气开采区也在逐步兴起,同时围绕着原油建立了一系列的加工厂。在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和转运时,都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内燃机车辆进行运输。而这些车辆通常安装燃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作为在易燃易爆区域工作的车辆,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车辆尾气中的高温火花,很有可能会诱发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不可估计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而现有的易燃易爆区域工作的车辆上的车辆排气系统中设置有简易的防火部件,防火部件包括排气管内装配有隔设在管腔中的防火帽,防火帽包括限位装配在管壁上的环形帽体以及环形帽体内固设的阻火网,阻火网朝背向排气管出口的方向拱起而围成球冠状的帽体凹部,在使用时,防火帽将排气管进、出口之间的管腔隔开,以保证流经防火帽的尾气能够在阻火网的过滤下将火星或火花阻挡在排气管内,以减少从排气管中排出的尾气中夹杂的火星或火花,该防火部件的结构较为复杂,且由于是纯机械结构无法进行智能控制,需要驾驶员的手动操作,给驾驶带来不变;另外,现有的易燃易爆区域工作的车辆上的车辆排气系统中并未设置防雨措施,下雨时,由于该车辆的排气管的排气口竖直向上且未设置防雨措施,使得雨水能够随着排气管进入管道内部,甚至可能随着排气管进入发电机,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防火防雨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在易燃易爆区域工作的车辆上的车辆排气系统中防火部件需要人工干预,给驾驶带来不便,且由于不存在防雨措施,使得雨水能够随着排气管进入管道内部,甚至进入发电机,影响车辆正常的使用缺陷,提供设计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防火防雨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防火防雨装置,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发动机排气管支架和发动机排气管,发动机排气管固定在发动机排气管支架上,发动机排气管的一端连接到发动机的排气口,发动机排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大气,该防火防雨装置包括套管、防雨探测模块、防雨帽、防火探测模块、防火模块、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控制器;
套管套接在发动机排气管的外围;
发动机排气管的排气口处的套管外围套接有第一防雨帽支架,第一防雨帽支架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防雨帽支架,第二防雨帽支架的一端安装防雨帽,第二防雨帽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驱动模块连接到设置在第一防雨帽支架下方的防火模块上;
防雨探测模块和防火探测模块均连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驱动模块连接到防雨帽,控制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驱动模块连接到和防火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火模块包括防火罩和防火手柄,防火罩设置在第一防雨罩支架的下方,防火手柄设置在防火罩里面的发动机排气管内,防火手柄通过第二驱动模块连接到控制器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3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毂轴承端面花键的加工装备
- 下一篇:一种真空传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