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8312.1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7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卢瑶;许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G02F1/355 |
代理公司: | 天津朗熠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59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线性 光学 效应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涉及光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放置极性离子晶体作为非线性介质,极性离子晶体为具有光学声子模式的双原子晶体或多原子晶体;利用调制太赫兹波在非线性介质中激发受激声子极化激元,以增强入射非线性介质的信号光的非线性效率;调节信号光和/或调制太赫兹波的偏振角度和入射角度,以生成非线性光学效应。本发明基于受激声子极化激元调制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特点,利用受激声子极化激元大幅度提高非线性极化率,可以使得多数波长的光实现高效的弱光非线性效应;实现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具有高刷新率、宽光谱响应、低阈值低功耗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非线性光学效应是包括光谱测量、光源系统、光电转换、光控制、光通信、光存储、光计算等在内的许多光学和光子学技术的核心原理。发展非线性光学效应产生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发展非线性光谱技术、光学精密测量、非线性光开关、非线性光计算等技术,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有非线性光学效应产生方法主要依靠材料内电子的非线性极化,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传统上利用电子的瞬时非线性响应,实现的非线性效应刷新率很快,大概在飞秒量级,但效率很低,有效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大约为10-12m/V到10-10m/V,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大约为10-19m2/V2到10-17m2/V2;另一类是基于电子非线性极化累积的弱光非线性效应,典型代表光折变效应,其非线性效率更高,但刷新时间在几个毫秒到几天之间。一些新兴非线光学效应产生的基于有机材料、二维材料等,这些方法虽然产生效率较高,但由于其材料本身性质不稳定,刷新时间也不稳定,产业转化难度大。
因此,如何实现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高稳定性、高刷新率以及宽光谱响应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公开了一种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能够在极端环境下实现高稳定性、高刷新率、宽光谱响应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包括:固定放置极性离子晶体作为非线性介质,极性离子晶体为具有光学声子模式的双原子晶体或多原子晶体;利用调制太赫兹波在非线性介质中激发受激声子极化激元,以增强入射非线性介质的信号光的非线性效率;调节信号光和/或调制太赫兹波的偏振角度和入射角度,以生成非线性光学效应。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优选地,还包括:利用探测设备接收出射的信号光,其中,探测设备包括:光谱仪、定量的时间分辨成像系统、配备单色仪的功率计、干涉仪或光电耦合仪器。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优选地,信号光为飞秒激光,调制太赫兹波由飞秒激光在非线性介质中整流产生。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优选地,利用太赫兹光源发出调制太赫兹波,利用信号光源发出信号光,调制太赫兹波和信号光同时照射非线性介质。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优选地,飞秒激光为从紫外到近红外,脉宽为10~300fs的脉冲激光。。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优选地,信号光源为波长从紫外到远红外之间的连续激光器或脉冲激光器。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优选地,调制太赫兹光源的频率为0.1~30太赫兹。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生成方法,优选地,非线性介质为铌酸锂或钽酸锂晶体,材料规格包括:厚度在10微米以下的薄膜、厚度在10~500微米的晶片、厚度在500微米以上的方形、楔形、柱形或球形块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8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