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饱和溶氧水的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7527.1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9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锋;陈强;饶雪辉;黄翠萍;赵立;常新春;艾孜买提·艾则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33/82 | 分类号: | B01F33/82;B01F25/50;B01F25/21;B01F25/30;B01F23/231;B01F23/23;B01F23/235;B01F23/237;B01F35/52;B01F35/53;B01F35/71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刘铁生;孟阿妮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饱和 溶氧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饱和溶氧水的装置及制备方法,涉及计量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制备检定溶解氧测定仪所需饱和溶氧水的一种制备饱和溶氧水的装置。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备饱和溶氧水的装置,包括:壳体部件,第一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的底部内侧,内环体设置在外壳体的顶部内侧;结构腔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底面以及侧面分别与外壳体相互连通,第四腔室与第三腔室的顶部相互连通;喷淋部件,喷淋部件设置在内环体的内部;曝气部件,曝气部件设置在内壳体的底部内侧;循环部件,循环部件设置在内壳体的底部。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饱和溶氧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饱和溶氧水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检定规程JJG 291-2018《溶解氧测定仪》检定用水分的饱和溶氧水,(附录A的A.2)的描述为:在恒温水浴内灌入2/3容积的新鲜蒸馏水(约8L),将多孔塑料浮盖浮于水面。水温调节到检定时所需的温度,开动搅拌器搅拌水样,同时加鼓泡器(空气泵)向水中连续曝气60min以上。停止曝气,水静止30min后即可用于检定。
上述规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曝气流量和曝气面积未知。曝气流量和曝气面积的大小会影响水中氧饱和速度,直接影响制作饱和溶氧水的时间,同时对最终制成的饱和溶氧水是否饱和,是否过饱和都有直接影响;
第二,水浴内循环是否均匀未知。水槽内如果循环不均匀,导致温度不均匀,温度的不均匀直接导致溶解氧分布的不均匀,溶解氧在水中分布的不均匀会导致在检定时,溶解氧测定仪之间数据的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饱和溶氧水的装置及制备方法,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制备检定溶解氧测定仪所需饱和溶氧水的一种制备饱和溶氧水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饱和溶氧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内环体,所述第一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内侧,所述内环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内侧;
结构腔室,所述结构腔室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面以及侧面分别与所述外壳体相互连通,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的顶部相互连通;
喷淋部件,所述喷淋部件设置在所述内环体的内部;
曝气部件,所述曝气部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内侧;
循环部件,所述循环部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部件贯穿所述内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腔室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并且位于在所述内壳体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腔室还包括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第六连接管和第七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所述第六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所述第六连接管的侧面,所述第七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腔室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腔室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腔室还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部,所述分离器与所述第六连接管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未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7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