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处理器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5024.0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8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枫;张伟杰;刘渺然;刘轶鑫;荣常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曾红芳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管理 系统 故障 处理 方法 装置 处理器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处理器和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电池管理系统出现故障,获取故障对应的故障标志,其中,故障标志用于表征故障的类型;检测电池管理系统的继电器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用于表征继电器的断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基于故障标志和状态信息,对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信息进行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电池管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处理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管理系统在运行任务时,会存在故障,比如,运行内存数据异常、闪存数据异常和任务多次激活等,这些故障会造成整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节点丢失、电池管理系统异常,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整车电热失控。
在相关技术中,针对故障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立即将中断的任务重新执行,然而会导致发生故障时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容易导致继电器粘连,产生电火花,因此,仍存在电池管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池管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差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处理器和车辆,以至少解决电池管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电池管理系统出现故障,获取故障对应的故障标志,其中,故障标志用于表征故障的类型;检测电池管理系统的继电器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用于表征继电器的断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基于故障标志和状态信息,对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信息进行处理。
可选地,基于故障标志和状态信息,对故障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基于故障标志,确定故障信息的类别;基于不同类别与状态信息进行排列组合,以对不同状态信息对应的类别的故障信息进行处理。
可选地,基于故障标志,确定故障信息的类别,包括:基于故障标志,对故障信息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别故障、第二类别故障、第三类别故障和第四类别故障,其中,第一类别故障为运行内存数据异常,第二类别故障为闪存数据异常,第三类别故障为多次激活类,第四类别故障包括堆栈溢出类和不明中断类。
可选地,基于故障标志和状态信息,对故障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响应于故障信息为第一类别故障或第四类别故障,且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对运行内存数据进行初始化,并重新运行任务;响应于故障信息为第一类别故障和第四类别故障,且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在预设时间段后,对运行内存数据进行初始化,将继电器断开,并重新运行任务。
可选地,基于故障标志和状态信息,对故障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响应于故障信息为第二类别故障,确定发生故障的闪存数据;从备份中提取对应的正确的闪存数据;将发生故障的闪存数据替换为正确的闪存数据,并重新运行任务。
可选地,基于故障标志和状态信息,对故障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响应于故障信息为第三类别故障,且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重新运行任务;响应于故障为第三类别故障,且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继续执行中断的任务。
可选地,检测电池管理系统的继电器的状态信息,包括:读取继电器的高边驱动电压;响应于高边驱动电压大于电压阈值,确定状态信息所表示的继电器状态为闭合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电池管理系统出现故障,获取故障对应的故障标志,其中,故障标志用于表征故障的类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管理系统的继电器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用于表征继电器的断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故障标志和状态信息,对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信息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5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