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防火隔热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3707.9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3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丁荣华;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7/12;B32B9/06;B32B29/00;B32B7/06;H01M10/658;H01M10/6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常州格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1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凝胶 玻纤毡 平板 防火 隔热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防火隔热组件,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的外侧包覆粘接有阻燃棉纸双面胶,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的一侧通过覆粘接有阻燃棉纸双面胶粘接有高硅氧布层。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防火隔热组件,能够在电池包内电芯热失控事故发生时,通过双层高硅氧布起到减弱电芯热失控火焰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冲击,实现保护作用,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隔离减弱电芯热失控火焰能量向电池包顶盖的传递,使得电池包顶盖在30min内不被烧穿,为电动汽车内乘员赢得逃生和救援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制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防火隔热组件。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化学电池是目前电动汽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种类,如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市面上已有的应用在锂离子蓄电池包内的预氧丝气凝胶纤维毡表面是用阻燃胶水封装的,其最高的耐受温度不超过280 ℃,其在常温下的导热系数大约在0.033~0.036之间,其比表面积在230~350m2/g。预氧丝碳纤维是传热的优良导体且在高温下会燃烧起烟起火。
预氧丝气凝胶纤维毡表面是用阻燃胶水封装的制品在高温下是燃烧的,因耐受不住电池电芯冲击短路的高温能量的瞬间冲击烧蚀起火,此时在低温下的隔热阻燃功能丧失,预氧丝碳纤维起火传热急剧加大,使得电池包内相邻电芯过热短路起爆,电池包事故在瞬间扩大,此时电池包内的短路电能瞬间释放的高温高热火焰很难扑灭,导致整车自燃起火。
因此预氧丝气凝胶纤维毡应用在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包内易燃不隔热,导致已导致有些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汽车滞销整车厂倒闭,消费者的财产损失和打击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二氧化硅气凝胶针刺玻纤毡的缺陷:厚度公差大,GB/T34336-2017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标准中允许3mm,密度允许达到15%的不均匀程度。所以二氧化硅气凝胶针刺玻纤毡一般应用在工业管道包覆节能领域。无法进入高端装备或机电设备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防火隔热组件,能够在电池包内电芯热失控事故发生时,通过双层高硅氧布起到减弱电芯热失控火焰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冲击,实现保护作用,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减弱电芯热失控火焰能量向电池包顶盖的传递,使得电池包顶盖在30min内不被烧穿,为电动汽车内乘员赢得逃生和救援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防火隔热组件,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的外侧包覆粘接有阻燃棉纸双面胶,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的至少一侧通过覆粘接有阻燃棉纸双面胶粘接有高硅氧布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硅氧布层的外侧通过阻燃棉纸双面胶粘接有另一层高硅氧布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的两侧均通过覆粘接有阻燃棉纸双面胶粘接有高硅氧布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的另一侧通过覆粘接有阻燃棉纸双面胶粘接有防粘纸。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的厚度≤2mm,其公差△≤±0.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的厚度>2mm,其公差△≤±0.3。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的密度为90 kg/m3-600 kg/m3。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玻纤毡平板中的气凝胶为亲水型气凝胶或疏水型气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3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