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蛋白生物骨中乙二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0323.1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6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伟;任孝敏;王京燕;郑红霞;姜红;张玉娜;姚安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隽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筝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 生物 骨中乙二胺 残留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蛋白生物骨中乙二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顶空瓶中,首先,采用3‑8g/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对脱蛋白生物骨样品进行超声提取3‑10min,然后向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大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旋紧瓶盖,摇匀,在98‑105℃平衡20‑40min,后进行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所述脱蛋白生物骨为乙二胺加热循环提取蛋白后的生物骨。该方法的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动物脱蛋白骨中乙二胺残留量的准确测定和质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脱蛋白生物骨杂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蛋白生物骨中乙二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骨修复材料主要包括天然骨材料、骨移植替代材料两大类,其中脱蛋白生物骨材料是采用异种天然骨材料经脱脂、脱蛋白的方法制备而成,具有与人类多孔骨类似的宏观与微观多孔结构,其三维立体多孔结构类似于人的松质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性,有助于维持成骨环境的稳定及新生组织血管化,对再生骨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任何影响脱蛋白生物骨材料的杂质均应得到控制,一旦控制不当,都有可能传递到产品中从而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甚至产生副作用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脱蛋白生物骨材料多采用在加热条件下、乙二胺循环提取的方式来去除异种天然骨中的蛋白。乙二胺作为主要提取试剂,同时也可能作为杂质残留在脱蛋白生物骨材料中,从而影响脱蛋白生物骨材料的纯度。乙二胺属于胺类有机物,过量的乙二胺会在体内形成致癌物,所以对乙二胺残留的控制尤为重要。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脱蛋白生物骨材料中乙二胺残留量测定的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蛋白生物骨中乙二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脱蛋白生物骨中乙二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顶空瓶中,首先,采用3-8g/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对脱蛋白生物骨样品进行超声提取3-10min,然后向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大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旋紧瓶盖,摇匀,在98-105℃平衡20-40min,后进行顶空气相色谱检测;
所述脱蛋白生物骨为乙二胺加热循环提取蛋白后的生物骨。
上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乙二胺的溶剂进行检测分析。但是经过试验发现,采用甲醇、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对脱蛋白生物骨中残留的乙二胺进行提取时,无法检测到目标产物,而首先采用3-8g/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对脱蛋白生物骨样品进行超声提取,再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时,则可以顺利得到游离乙二胺,进而可以顺利对残留乙二胺进行检测,其原因为:脱蛋白生物骨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游离的钙也会与乙二胺发生络合,通过实验表明,微量的乙二胺残留量未能用甲醇直接提取出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其提供一个强碱环境,使其夺走N上的H+,使有机胺游离出来。
该方法的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动物脱蛋白骨中乙二胺残留量的准确测定和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实施例1加标样品得到的乙二胺色谱图;
图2为实施例1空白试验得到的乙二胺色谱图;
图3为实施例1条件下的校正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隽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隽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0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