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项目建筑物施工的化学灌浆材料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5561.5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9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易启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童燊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7/00 | 分类号: | C08L97/00;C08L63/00;C08L89/00;C08K3/34;C08K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海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7 | 代理人: | 徐锦妙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项目 建筑物 施工 化学 灌浆 材料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项目建筑物施工的化学灌浆材料及其方法,所述化学灌浆材料包括以下组成成份:木质素浆、环氧树脂、水玻璃、乳胶、微膨胀剂、发泡型混凝土、防渗水加强材料、催化剂和增塑剂;其中,木质素浆0.4~0.6、环氧树脂0.15~0.3、水玻璃0.1~0.25、乳胶0.01~0.03、微膨胀剂0.02~0.03、发泡型混凝土0.06~0.08、防渗水加强材料0.1~0.15、催化剂0.04~0.06和增塑剂0.04~0.05。本发明的化学灌浆材料能够使得建筑物紧密结合土体形成整体,能够对建筑物起到长久保护作用,加强建筑物的防渗水效果,起到长久的防渗水漏水效果,同时对建筑起到加固作用,防止建筑物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施工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项目建筑物施工的化学灌浆材料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灌浆技术已在我国水电、建筑、交通和采矿四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最常用的化学灌浆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防渗止水类,有水玻璃、丙烯酸盐、水溶性聚氨酯、弹性聚氨酯和木质素浆等;二是加固补强类,有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非水溶性聚氨酯浆等,近年来应用最多的是聚氨酯和环氧树脂浆材。
目前在工程中常用的木质素类化学灌浆材料有铬木素和铬渣木素,这两种材料虽经不断研究改进,仍存在着以下缺陷:1、抗压强度低,仅有0.3~0.9Mpa;2、使用重铬酸钠固化剂(红矾),灌入地层后有六价铬离子溶出,其毒性很大,污染地下水;3、浆液灌入地层被地下水稀释后不能凝结,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专利号为CN201610664844.5公开一种环保低粘度高强型环氧基化学灌浆材料包含以下按质量份计的成分:50~80份环氧树脂、20~50份交联稀释剂、5~10份固化剂、1~10份引发剂、1~5份促进剂。本发明选用交联稀释剂取代了现有技术的活性稀释剂,其组份不包含甲醛、丙酮等易挥发材料,对人体及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且初始浆液的粘度低,可灌性优良,具有排水性,可在水中固化,在凝胶固化时收缩率小,固化体积稳定,且固化物力学性能优秀;浆液配比简单,易于掌握,原材料易于购买,便于储运。
上述公开的化学灌浆材料其缺点在于,在项目建筑物施工时,其自身的修补性不佳,在发生漏水渗水时,会使钢筋混凝土内部存在的氢氧化钙溶失,PH值变小,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发生锈蚀,并会加快结构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从而影响到结构安全,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年限,因此如何确保化学灌浆材料在使用时能够提高漏水防水,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项目建筑物施工的化学灌浆材料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项目建筑物施工的化学灌浆材料,所述化学灌浆材料包括以下组成成份:
木质素浆、环氧树脂、水玻璃、乳胶、微膨胀剂、发泡型混凝土、防渗水加强材料、催化剂和增塑剂;
其中,木质素浆0.4~0.6、环氧树脂0.15~0.3、水玻璃0.1~0.25、乳胶0.01~0.03、微膨胀剂0.02~0.03、发泡型混凝土0.06~0.08、防渗水加强材料0.1~0.15、催化剂0.04~0.06和增塑剂0.04~0.05。
在上述的一种项目建筑物施工的化学灌浆材料中,所述防渗水加强材料由豆类脲酶溶液与无机处理液按体积比1:1~1:5配制而成,所述无机处理液的成分为大偏确酸销、三聚确酸销和四聚确酸钠,摩尔比为2:1~1:2~1:2。
在上述的一种项目建筑物施工的化学灌浆材料中,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金属催化剂;优选为有机锌催化剂、有机铋催化剂和有机锡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童燊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童燊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5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