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LF炉生产高碳钢氢含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5327.2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亮;刘博;李超;姜峰;宋云飞;尚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7/00;C22C33/06;C22C38/02;C22C38/04;C22C38/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王思宇;李洪福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f 生产 高碳钢 含量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LF炉生产高碳钢氢含量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生产准备:干燥转炉用废钢;S2、转炉冶炼:(1)出钢前预先将生产高碳钢所需的原料硅、锰、铝合金加入钢水罐中进行烘烤;(2)出钢过程中不加增碳剂,控制氩站Als含量;(3)出钢后向钢水罐中加入改质剂;S3、铁水增碳:出钢后将钢车打到接收位,将提前准备的铁水用吊车兑入钢水中进行增碳;S4、LF炉精炼控氢:将钢水吊至LF炉精炼位处理,LF炉升温期间加入白灰,钢水处理结束、成分和温度符合要求后上机浇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的对钢水经RH或VD处理脱氢存在的增加工序成本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单LF炉生产高碳钢氢含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钢水中氢含量高会引起铸坯表面气孔缺陷,导致轧材裂纹,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影响氢含量的因素很多:季节变化、入炉物料、改质剂、增碳剂等因素对钢水氢含量都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增碳剂,转炉冶炼高碳钢,出钢过程采取补加大量增碳剂增碳,由于增碳剂带入钢水中较高的氢含量,造成钢水氢含量超标,精炼处理结束后钢水中氢含量一般为4~6ppm,为了降低高碳钢的钢水氢含量,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钢水经RH或VD处理脱氢,钢水进RH精炼炉脱氢后,钢水中氢含量小于2ppm,缺点是增加了工序成本,造成生产成本高,同时增加一道工序,会影响生产效率提升。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技术采用的对钢水经RH或VD处理脱氢存在的增加工序成本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单LF炉生产高碳钢氢含量控制方法,本发明主要利用增碳控氢技术,不需要额外增加真空脱气装置,既能有效降低高碳钢生产成本,又能提高钢水质量,将氢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单LF炉生产高碳钢氢含量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生产准备
干燥转炉用废钢,减少转炉中使用的废钢对钢水的增氢;
S2、转炉冶炼
(1)出钢前预先将生产高碳钢所需的原料硅、锰、铝合金加入钢水罐中进行烘烤,减少由合金中水分带入的氢含量;
(2)出钢过程中不加增碳剂,从而减少增碳剂带入的氢含量,控制氩站Als含量,能够避免氩站Als与铁水发生剧烈反应,影响铁水的增碳效果;
(3)出钢后向钢水罐中加入改质剂,加入改质剂的目的是将炉渣改质,降低渣中TFe含量,避免铁水增碳时与铁水中的碳发生剧烈反应,影响铁水的增碳效果;
S3、铁水增碳
出钢后将钢车打到接收位,将提前准备的铁水用吊车兑入钢水中进行增碳;兑入的铁水成分包括:碳含量:4.0~4.8%,硅含量:0.1~0.8%,锰含量:0.10~0.50%,磷含量0.05~0.18%,硫含量:0.010~0.060%;
S4、LF炉精炼控氢
将钢水吊至LF炉精炼位处理,LF炉升温期间加入白灰,向钢水中加入白灰能够提高升温效率,使精炼时间缩短,减少精炼过程中氢的产生,从而控制精炼后钢水中的氢含量;钢水处理结束、成分和温度符合要求后上机浇注。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控制干燥后废钢的含水量小于5%。
进一步地,步骤S1还包括在生产前根据钢种碳目标质量含量预估增碳用的铁水量,在步骤S3中能够使用根据预估增碳用的铁水量提前准备的铁水兑入转炉:
预估增碳用的铁水量=(钢种碳目标质量含量-0.06%-合金增碳碳含量)/铁水碳质量含量*出钢量;
转炉实际装入量=转炉容量-预估增碳用的铁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5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槽内槽外两用立式泵
- 下一篇:基于拓扑感知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道路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