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回波接收光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74648.0 | 申请日: | 2022-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6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宝;周维龙;欧阳洪波;黄卓冕;宓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7/486 | 分类号: | G01S7/486;G01S7/487;G01S7/4861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月航 |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回波 接收 光学系统 | ||
1.激光回波接收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束器(4)、N个聚焦透镜(5)和N个InGaAsPIN探测器(6),N为大于等4的正整数,
N个聚焦透镜(5)的焦点分别位于一个正N边形的N个顶点处,N个InGaAs PIN探测器(6)的光敏面中心分别位于N个聚焦透镜(5)的焦点处,
分束器(4)用于将激光回波信号分为N束,每一束均通过一个聚焦透镜(5)入射至对应的InGaAs PIN探测器(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回波接收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当N=4时,所述分束器(4)为四棱锥镜对(16),所述四棱锥镜对(16)包括两个底面相互正对的四棱锥镜,且两个四棱锥镜底面之间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回波接收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四棱锥镜对(16)的主轴与入射光夹角为±5°时,调整InGaAs PIN探测器(6)的光敏面中心与四棱锥镜对(16)主轴之间的距离R为:
R=R1-0.5R0,
其中,R1为四棱锥镜对(16)出射光束的光斑中心与四棱锥镜对(16)主轴之间的实际距离,且满足:
h1为四棱锥镜的高度,h2为两个四棱锥镜底面之间的间距,α为四棱锥镜底面和侧面之间的夹角,θ2和γ2分别为光束与四棱锥镜底面间的入射角和折射角,R0为四棱锥镜对(16)入射光束的光斑中心与四棱锥镜对(16)主轴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激光回波接收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棱锥镜的材料为1550nm波长的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回波接收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当N=7时,所述分束器(4)为六棱锥台镜对,所述六棱锥台镜对包括两个底面相互正对的六棱锥台镜,且两个六棱锥台镜底面之间留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激光回波接收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聚焦透镜(5)包括非球面镜(12)和超半球浸没透镜(13),
非球面镜(12)将入射光束进行预聚焦并出射至超半球浸没透镜(13),超半球浸没透镜(13)将入射光聚焦至对应的InGaAs PIN探测器(6)的光敏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回波接收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准直扩束镜(15),激光回波信号经所述准直扩束镜(15)扩束后入射至分束器(4),
当准直扩束镜(15)的入射角θ1<10°时,准直扩束镜(15)的扩束倍数m符合下式:
θ2=θ1/m,
其中,θ2为准直扩束镜(15)的出射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回波接收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阑(3),所述光阑(3)的透射光入射至分束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46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