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直驱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0509.0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4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黄猛;黄颂儒;刘永杰;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H02J3/38;F24F1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涂凤琴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直驱 空调 系统 及其 运行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直驱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涉及光伏领域。该光伏直驱空调系统包括光伏阵列、第一能源路由器、第二能源路由器和光伏直驱空调;第一能源路由器包括传感器、主控模块和直流‑直流转换模块;光伏阵列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能源路由器的输入端,第二能源路由器的输出端连接光伏直驱空调;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传感器的输入端,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模块的输入端,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控制端。本申请用以解决现有的光伏直驱空调系统对光伏阵列输出的电压值、电流值进行采样,导致光伏直驱空调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直驱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直驱空调系统省去了上网和供电时进行交、直流电变换的能量损耗,相比于传统的光伏发电系统提升了6%~8%的系统效率。但是在对利用光伏阵列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控制方法上与传统光伏发电系统相比基本无差异,导致整个系统硬件结构复杂,不利于工程实现,同时也增加了成本负担和系统不稳定性的风险。
通常来说,需要最大限度利用光伏阵列转化的电能,一般需要对光伏阵列输出的电压值、电流值进行采样,反馈到主控模块后利用繁琐的控制策略对光伏阵列输出的电压值进行动态调节,从而动态调节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对光伏阵列输出的电压值、电流值进行采样,需要用到至少两个传感器,导致光伏直驱空调系统结构复杂,双变量的采集使得精度下降,不利于工程实现,增加了风险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直驱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光伏直驱空调系统对光伏阵列输出的电压值、电流值进行采样,导致光伏直驱空调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直驱空调系统,包括光伏阵列、第一能源路由器、第二能源路由器和光伏直驱空调;所述第一能源路由器包括传感器、主控模块和直流-直流转换模块;
所述光伏阵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能源路由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能源路由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伏直驱空调;
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感器的输入端,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控制端。
可选地,所述光伏直驱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能源路由器;
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能源路由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能源路由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电网。
可选地,所述第二能源路由器包括第一逆变器;所述第三能源路由器包括第二逆变器;
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伏直驱空调;
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逆变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电网。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电流,将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电流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
可选地,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电流,根据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功率,根据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功率,调整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电流,以使所述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满足预设条件。
可选地,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将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电流和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相乘,获得所述直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0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