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施工用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7964.5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8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宗关镇;宗鹏;孔祥意;范兴培;陈留春;许瑞利;孙伟;刘奕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法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40/10;G06V40/20;G06V10/764;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恒标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415 | 代理人: | 何凯丽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施工 安全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信息监测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工程施工用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施工图像监测模块、运动对象判断模块、动态对象判断模块以及对象监测判断模块,通过分布设置在工程施工场所中图像传感设备对施工场所进行实时的监控,基于监控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施工场所的三维空间重建,并对其中的运动对象、放置的静态设备及施工的对象进行安全监测判断,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设备运维的安全以及施工对象的结构数据等,进而了解是否达到要求,以实现监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监测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工程施工用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安全相关的管理,通常较为困难,因施工场所的复杂性,人员管理结构的分散性,为了实现安全及相关施工的监测管理,多通过设置不同工程、区域对应的人工组进行分组时责任化管理执行。
但现有技术中,管理依然通过相关人员的施工视角实现,造成难以全局的进行多内容的监测实现,产生较多的监测遗漏,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施工用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施工用安全监测系统,包含:
施工图像监测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图像传感设备采集生成多组施工监测图像数据,基于多组所述施工监测图像数据进行监测对象区域的空间动态模型建立,以生成施工监测模型,所述图像传感设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图像传感设备的采集指向在空间内相交;
运动对象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施工监测模型进行运动对象的监测,进而标记多个运动监测对象,基于对象识别库对所述运动监测对象进行图像对比识别,进而对所述运动监测对象进行对象类别的标记,所述对象类别包括设备类别以及人员类别;
动态对象监测模块,用于基于施工执行规划对所述施工监测模型进行静态监测对象及静态监测区域进行静态对象的标记,所述静态监测对象用于表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对象,所述静态监测区域用于表征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材料堆积区域;
对象监测判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施工安全监测标准对所述运动监测对象以及静态对象进行实时的安全判定,若安全判定结果超出所述施工安全监测标准,则生成安全警示并转发,所述施工安全监测标准用于表征对不同监测对象的安全判定标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施工安全监测标准具体包括:
运动监测标准,用于对运动监测对象的判断,当所述运动监测对象为设备类别时,包括对象运动区域、运动速率限制以及多设备的运动路径干涉限制,当所述运动监测对象为人员类别时,包括安全保护措施佩戴以及安全运动区域;
静态监测标准,用于对静态监测区域及静态监测对象的判断,当为静态监测区域时,包括对区域内的堆放物进行类别及数量的限制,当为静态监测对象时,包括基于施工标准对该静态监测对象的结构数据限制,所述静态监测对象表征工程施工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施工图像监测模块包括:
图像三维重建单元,用于获取多组施工监测图像数据的图像采集参数,基于所述图像采集参数对多组所述施工监测图像数据进行空间组合,通过基于图像的空间重建技术对多组所述施工监测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施工监测模型,所述图像采集参数包括采集指向、采集点空间坐标以及采集分辨率。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还包括对象属性判断模块;
所述对象属性判断模块,用于对在时间轴上相邻连续的所述施工监测图像数据进行内容对象的匹配分析,若存在空间上不匹配的所述内容对象,且所述内容对象在空间及时间轴上均连续,则所述内容对象为运动监测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对象监测判定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法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法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7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