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关电源的供电装置及开关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4668.X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宗强;方芳;刘准;汪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芯茂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00;H02J7/00;H02M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梁笑 |
地址: | 518024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清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电源 供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的供电装置,涉及电源领域,通过构成变压器的原边开关的充电开关,供电电容和充电模块的配合实现了对开关电源中控制芯片的供电,充电开关包括N沟道耗尽型的场效应管和N沟道增强型的场效应管,复用了开关电源中变压器的原边开关,减少了变压器的原边的电路中的元器件数量,N沟道耗尽型的场效应管可以防止交流电源的高压对开关电源造成影响,场效应管的低内阻和高传输效率不会对交流电源造成过多损耗,可以满足控制芯片的正常工作的电源需求,同时场效应管的成本较低,体积小,易于集成,节约了整个开关电源的成本,便于开关电源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具有与上述开关电源的供电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的供电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电子器件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耗尽型的场效应管由于更快的导通速度和更强的灵活性,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特别是氮化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构成的耗尽型的场效应管,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高效率等优点。由于耗尽型的场效应管的栅极需要施加负压才能关断,通常情况下,耗尽型的场效应管会与增强型的场效应管配合使用,将耗尽型的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增强型的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耗尽型的场效应管的栅极接地或者与增强型的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通过对增强型的场效应管的控制实现对耗尽型的场效应管的控制。这种耗尽型的场效应管与增强型的场效应管的配合使用也对于开关电源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请参照图2,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的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耗尽型的场效应管与增强型的场效应管串接在变压器的原边的电路中,作为原边开关实现变压器的原边的电路的导通和关断;增强型的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控制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控制芯片的接地端接地,电源端与供电模块连接;
第一种现有技术的方案的供电模块由启动电阻、辅助绕组和供电电容组成,启动电阻的两端分别与交流电源和控制芯片的电源端连接,辅助绕组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电源端连接,另一端接地,供电电容的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电源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由于启动电阻自身的内阻较大,单独通过启动电阻为控制芯片供电无法满足控制芯片的正常工作的电源需求,所以这种供电方案在控制芯片处于启动阶段时,通过启动电阻为控制芯片供电,在控制芯片处于正常工作阶段时,需要通过启动电阻和辅助绕组共同给控制芯片供电才能满足控制芯片的电源需求;第二种现有技术的方案是将其中的启动电阻替换为耐压值高的功率管,但是耐压值高的功率管无法长期使用,长期的使用也会导致很高的损耗,所以仍需要与辅助绕组配合实现对控制芯片的供电。
这两种现有技术的供电方案都需要与辅助绕组配合实现对控制芯片的供电,使电路中的元器件较多,并且由于辅助绕组的存在,导致整个电路的体积比较大,难以集成,辅助绕组和耐压值高的功率管的成本也都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电源的供电装置及开关电源,减少了变压器的原边的电路中的元器件数量,可以满足控制芯片的正常工作的电源需求,同时场效应管的成本较低,体积小,易于集成,节约了整个开关电源的成本,便于开关电源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的供电装置,所述开关电源包括控制芯片和变压器,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供电电容,所述供电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构成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开关的充电开关,所述充电开关包括N沟道耗尽型的场效应管和N沟道增强型的场效应管;
所述N沟道耗尽型的场效应管处于常通态且漏极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栅极接地,源极与所述N沟道增强型的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原边绕组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源连接;
所述N沟道增强型的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源极接地,用于在充电模块导通时关断,当所述充电模块关断时基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导通或者关断,以使所述开关电源处于正常工作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芯茂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芯茂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46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